板书小说网 www.banshu.net,最快更新走开!不要来攻略我!最新章节!
第二十八章
云起看着他,不说话。
他入门时便和和尚说了,不修佛,所以和尚从不在他面前谈佛,也很少提及佛门之事,至于寺里其他大师的讲经传法,自然更不会去。
日常和寺里的和尚们相处,说的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哪处的野山茶可以采摘了、明日下山带几个莲蓬回来、偏殿漏雨要请不要请工匠来修之类的话题——一个连香客都不接待的乡野小庙,谁没事了就叨叨“我苦度寺如何如何”?
他这辈子在苦度寺中长大,可关于苦度寺的地位云云,反倒是在前世听来的更多些。知道苦度寺是千年古刹,地位超然,知道他家大和尚师傅度海,则是全天下辈分最大的和尚,也是道行最高的和尚。
这算不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至于皇上要把苦度寺搬到京城——不是说是因为顾忌苦度寺在佛门声望太过,影响太大,所以搬到京城方便监管吗?
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其他的不成?
只听普泓娓娓叙道:“苦度寺,是当初佛祖入中土后,修建的第一座寺庙,乃佛祖当年传法之地。是以苦度寺虽只区区数十人,却是中原佛门之祖。
“佛家传入中土已有千年,如今正是兴旺之时……小师叔,你可知道,当今天下一共有多少寺庙?”
云起摇头,他知道和尚庙很多,但具体多少,却没仔细算过。
普泓道:“不算只一二僧侣的乡野小庙,大潜一共有寺庙四万多座。仅京都一地,便有四百八十寺。且佛门中人,几乎人人习武强身。”
云起不由咋舌,四万座庙,哪怕每座庙里只有五名僧人,便是二十万习武之人,便是去除老幼,也有点吓人啊!
当然,账不是这么算的,否则皇帝仅一人,何以能驱使天下万千百姓?
佛门人虽不少,却分散各地,且和尚所求,只是清净度日、侍奉我佛。如今太平盛世,便是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有“大志”的和尚,也休息让所有佛门中人团结起来,替他冲锋陷阵。
是以和尚虽多,却拧不到一条绳上,算不得威胁。
普泓叹了口气,又道:“当年武帝失德,以至天下大乱、征战不休。为早日结束战乱,我佛门曾派五万僧兵襄助太1祖,这还不算因此投效的佛门信众……”
“当初太1祖皇帝得佛门襄助时,曾发誓若得天下,必举国尊佛,佛门中人,不服役、不纳粮、不拜官……然而正因如此,导致佛门如今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佛门中人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广。
“人多,陛下忌惮;地广,税收锐减;不服役、不纳粮、不拜官,便有懒惰贪婪愚顽之辈借佛门之名,行不法之事……长此以往,我佛门倒成了伤民害民之物,更成了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陛下早有意遏制佛门,只是佛门本身实力不俗,信众广大,陛下又有先祖誓言限制,若过于强硬——需知陛下当初改分封制为郡县制,虽没有将已然分封的土地全部收回,但宗室在封地上的权利却被削减殆尽,任免官员、铸造钱币、政务军事等等一律不得沾手,且日后收回封地也是迟早的事儿。这些宗室虽看似平静,实则个个蠢蠢欲动、虎视眈眈,若这个时候佛门出现什么变故,必被他们利用挑唆,导致天下大乱。”
云起会意,点头道:“所以陛下要动佛门,唯有先占大义,而这个大义,就是我们苦度寺?”
苦度寺乃中土佛门之祖,只要苦度寺支持,那么皇帝就算有什么过激的举动,那些别有用心之辈,便休息借此攻击皇帝违背太1祖誓言,更别想挑拨天下佛门。
普泓点头,道:“别看如今佛门呈蒸蒸日上之势,然看似锦上添花,实则烈火烹油。
“佛门中良莠不齐,有真正信奉我佛的虔诚弟子,也有借佛门之名,敛财肥己之徒,甚至有些寺庙还藏污纳垢,沦为魔窟。这绝非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更不愿看到,有朝一日当今天子,被迫行灭佛之举。
“因此整肃佛门,不仅是陛下的意思,也是我苦度寺的意思,是以师叔祖和师傅,才会毫不犹豫的让我们前往京都。
“整肃佛门,陛下借苦度寺之名,苦度寺借陛下之力。
“只是这里面的关窍,陛下和师傅他们都心照不宣,连乌大人、四皇子只怕也未能堪透,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普泓顿了顿,又道:“师侄不知道师叔祖是怎么对你说的,但是小师叔需明白,苦度寺虽小,绝非任人宰割之辈,莫说皇子,便是陛下,也不能颐指气使、随意加罪。
“若非如此,只是请人上京而已,陛下为何要大费周章,改山名、修寺庙,派一位一品重臣和两位皇子亲临?”
云起冷哼一声,将牙齿咬得咯咯做响:他那个无良师傅亲口告诉他,皇子亲临,是因为他们想在皇帝面前留个好印象,所以现在只要是个差事就抢!
他恨不得现在就回山上去,找那个胖和尚狠狠打一架!
整天唉声叹气说什么“衣食父母”,害得他心疼的一颤一颤的,然后眼睛一闭,义不容辞的就跳了进去,结果……
有这么坑徒弟的吗?
亏他还担心那些皇子之间的战争会牵扯到和尚们身上呢,现在看来,和尚们一直平平安安,并非他们手下留情,而是不愿招惹佛门吧!
也怪他见识太浅。
他上辈子做了一辈子的笼中鸟,这辈子除了在山上学星相之术,便是混在市井之中,看千人千面,研习相术、精修占卜,从不曾关心过天下大势,以至于身在局中都不曾看清形势,才会中了他那个无良师傅的招!
普泓道:“所以小师叔,到了京城,你只管安心过你喜欢的日子就好,就算任性些也没关系,我们、苦度寺,甚至天下佛门,都可以替你遮风挡雨……便是我们都挡不住,还有陛下呢!”
“我们上京,是来为陛下撑腰的,所以陛下,自然也要为我们撑腰,不是吗?”
云起从牙缝里挤出一个“是”字。
原本以为自个儿是一颗被连根拔起的小白菜儿,叶儿黄啊,没了娘……
谁知道睁眼一看,原来是被高高供起的一尊大佛!
胖和尚,你给我等着!我若不让你三天吃不上一粒盐,我就不是你教出来的!
……
东山苦度寺,大和尚正坐在炕上抄经,忽然打了个冷战,不由一愣:“难道又下雪了?还是炕烧的不热?咦……没有啊!”
重新提起笔,刚写了两个字,又是一个冷战,不由叹了口气,嘟囔道:“徒弟啊徒弟,我要不这么说,你怎么肯老老实实上京呢?
“其实京城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反正哪怕把天通个窟窿眼儿,也有的是人冲上去帮你顶。”
“师傅我也想把你留下来陪我,可这是那个家伙的意思,和尚实在没脸拒绝……和尚当年从他手里把你抢回来,害的你们十年不曾见过一面,若再惹恼他,可真要来拆了和尚的和尚庙了!”
“而且好端端一个少年郎,总不能以后就跟着我做和尚吧?就算要做和尚,也要先看看俗世繁华不是?
“阿弥陀佛,佛祖勿怪,佛祖勿怪,弟子可不是说做和尚不好,弟子最喜欢做和尚了……”
……
第二天照常启程,照常多管闲事,照常走的很慢,而且越来越慢,因为快要到京城了。
走的慢,不是因为京城附近的路难走,而是离京城越近的人,便越早知道苦度寺的和尚要来了。
皇帝立小东山、建苦渡寺的事,是明发了圣旨的,甚至在和尚们下山之前,苦度寺的高僧将要前来主持苦渡寺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京城。
和尚们一路走来,皇帝老儿完全没有帮他们掩饰身份的意思,甚至唯恐不够醒目似得,要求他们入住驿站。
驿站的差役对诸如“这些大师是什么人啊,怎么还能住在驿站里”的问题,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而和尚们一路的所作所为,也被人不动声色的宣扬了出去。
此为造势。
高高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在为这一群年纪不够大的“高僧们”造势。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和尚们一路之上,遇到的信众越来越多。
有人希望和尚们给孩子取个名,有人希望和尚们给老人念段经,有人想让和尚们收下他一捧米……
遇到这种情况,和尚们能怎么做?
说天气太冷,你们赶紧回去休息?
那些人在冰天雪地等了他们一天,好容易等到了,就等来这句“温暖”的劝慰?
还是说下次切勿如此?
可下一站等在那儿的,也不是这波人啊,想也知道,那些远远看热闹,等时间差不多了就前来“解围”的官差们,绝不会那么好心的帮他们把这句话传到下个城镇去。
数日后,和尚们终于住进了离京城最近的驿站,这一路说不上千辛万苦,可也十分艰难——但不包括云起。
经历过一次被人包围的经历之后,只要一看见前面的人群,云起就会抱着他的狗越走越慢,和和尚们拉开距离,一副“我就是来打个酱油”的模样,从从容容绕去驿站洗澡吃饭喂狗。
看着和尚们累的和小胖墩似得天黑才回到驿站,云起没有丝毫内疚感——反正就算多了他一个,也不能让和尚们早回来一秒。
这样毫无意义的“共苦”行为,云起嗤之以鼻。
最后这一站,和尚们依旧在云起洗完澡、吃完饭、喂完狗之后才回来,不过同来的,还有一位不速之客。
“乌大人?”
面对云起诧异的眼神,乌大人苦笑:“下官一行人,在这里等了诸位两天了。”
他们原本是走在最后的,可和尚们越走越慢,而刘钦一行人更是走着走着不见了,然后刘钺也不见了,最后倒是他们最先到了京城。
又叹道:“下官的差事,是接云公子和各位高僧回京,诸位未到,下官拿什么去见陛下?”
说完从袖子里拿出几张写满字的纸,道:“这是明日入京的安排,先前已经和普泓大师商议过了。”
而后开始讲解,云起被那一大串的官衔绕得头昏眼花,打断道:“只说我要做什么行吗?”
既然和皇帝约好了要互相捧场,那么配合着把这场秀走完,也是分内之事。
“行。”
乌大人爽快放下手里的纸,拍拍手,进来一个几个侍从,手捧衣裳、鞋袜、配饰等物。
“两件事,第一,云公子你是想乘车还是坐轿?
“第二,出门前把衣服换了。”
这两件事云起很能理解,毕竟他现在是“高人”嘛,就算年纪做不了假,可也不能一幅乡下小子的模样不是?
“乘车。”云起应了一句,目光扫过那几个托盘,提起外袍看了眼,忽然有些想笑:“这是出自顾七小姐之手?”
乌大人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这少年会相面也就算了,难道连衣服都能相?
口中道:“是顾七小姐亲手设计,她身边的丫头裁制的。”
云起“哦”了一声,又有些好笑。
真不怪他小人之心,实在是在前世,他曾听过顾瑶琴这样一番论调:“都知道人挑衣服,却不知道衣服更挑人,一样的衣服,有的人穿着飘逸如仙,有的人穿着就跟裹了条床单似得,这就是卖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
“呃,说这个你不懂……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一个从没出过门的乡下小子,穿了一辈子的窄袖短襟,忽然给他一件广袖当风、衣襟翩然的雪白长袍,他就能风流潇洒、宛若谪仙了?
“笑话!你信不信他连手都不知道朝哪儿放,连腿都迈不开?谪仙?小丑还差不多!”
他不记得当时到底是对谁的不满,引发了顾瑶琴这样一番言论,但顾瑶琴显然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件袖子唯恐不够大、衣襟唯恐不够长的袍子,绝不是他一个山里长大的小子能驾驭的了的。
这是让他出了丑也怪不得别人,还要恨自己辜负了她一番心血呢!
若是事后,她再诚恳道歉,悄悄找人甚至亲自耐心教导他礼仪规矩,他岂不是要感谢她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