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生物湿法炼铜

枫叶落在心上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板书小说网 www.banshu.net,最快更新重生之矿业巨头最新章节!

    “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秦建设笑道。

    他坚定地站在了李唐这一边,毫无理由的信任李唐的说法。

    虽然从理智来说,他也觉得这一片低品位的矿石,正如专家所说,目前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

    “技术的进步,哪有那么容易呀。”孙毅权听了李唐的话,感叹了一句。

    其他人也笑了起来。

    倒也是没有嘲笑李唐的意思,只是觉得年轻人的想法比较单纯。

    陆堪青觉得李唐不太懂冶炼,于是解释道:“铜矿选矿需要经过多道研磨细碎,然后分级选矿,接着是用特殊药剂浸染浮选,最后烘干。同样得到一斤铜矿,品位低的矿石,其中的工作量,需要的浮选药剂等等,都要比高品位的铜矿石,要高出许多倍!你想想就知道,其中的成本,也是成倍增加的!”

    “我知道,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思维定式。”

    李唐理解他们的想法,然而别人却还没领悟他的想法,“因为已经有一个火法炼铜的冶炼厂,所以你们考虑的方向,都是往为既有冶炼厂服务的方向去考虑,去研究论证。你们从来没有考虑过,采用湿法炼铜。”

    “湿法炼铜?”

    “你了解湿法炼铜吗?”

    “湿法炼铜的成本比火法炼铜要低许多,按你刚才的说法,国际上火法炼铜成本在每吨一万二以上,而湿法炼铜的成本还不到每吨八千元。可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湿法炼铜的铜产量占比还不到百分之十!”

    “选择成本高,抛弃成本低的方法,大家都是傻吗?自然不是的,两种炼铜方法,本质上相同,但是结果却是有巨大的差别!”

    “湿法炼铜在处理杂质方面,有着天然的劣势。火法炼铜能够冶炼出附和国家标准的金属铜,湿法炼铜很多时候出产的铜金属并不达标,杂质很难除尽!”

    “湿法炼铜我们华夏自古就有,如果真的有那么好,国内各大冶炼厂怎会摒弃!”

    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汇成潮水,淹没过来。

    李唐如礁石一般,岿然不动。

    专家们说的没错,湿法冶炼在华夏历史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前,不少古籍中都有记载。

    如《宋史·食货志》中就有记载:“以生铁锻成薄片,排置胆水槽中,浸渍数日,铁片乃为胆水所薄,上生赤煤,取括赤煤入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

    古代的湿法炼铜又称胆铜法,归纳起来也很简单,就是铁和硫酸铜发生还原反应。

    他再一次理解专家们的说法和想法。

    也再一次,专家们并没有领悟他的真正意图

    “湿法炼铜又分很多种,我想给大家探讨的是生物湿法炼铜。”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生物湿法炼铜?”

    一时间,其他人都不知该怎么讨论。

    实在是,这玩意儿比较新鲜,在华夏国内很少见。

    湿法炼铜在国内占比不足一成,而生物湿法冶金更是其中新兴物种,自然是少之又少。

    所谓术业有专精,每个人精力有限,擅长的方向自然不一样。

    尤其是做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往往研究分支很细,擅长的也是某一个分支领域。

    当李唐说出生物湿法炼铜的时候,他们脑子是空白的。

    这种炼铜方法也是有所听说的,毕竟近些年也有矿企开始研究这种方法。

    “孙教授,你对铜矿山了解得多,知道这种炼铜方法吗?”

    “这种方法,不是铜矿冶炼的主流方法。”

    “什么条件下适合这种炼铜方法?”

    “国内有哪些矿山采用这种方法?”

    “我只知道是一种能够冶炼低品位矿石的湿法炼铜,国外好像有一些大矿山采用这种方法处理矿山的边缘矿石。”

    “这种方法好像是三十年前,才在镁国一个布鲁波尔矿山第一次投入使用。发展历程很短,但是最近十来年发展还挺迅速。”

    大家所了解的,也都是最浅显的消息,大多也都是道听途说,并没有一个专业的概念。

    听了大家的话,赵禾浦也陷入了沉思。

    要不是李唐提起生物湿法冶炼,他都快忘了,自己曾经专门去了解考察过这种生物湿法炼铜。

    “我们省内就有一家大型铜矿企业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实验研究,而且已经证明这种方法对咱们省内的黄铜矿起到很好地浸出效果。”他若有所思道。

    “既然都考察过这方面的技术了,怎么没在德门铜矿山这边也上马这方面的实验工厂?”

    李唐没想到赵禾浦居然还专门考察过生物湿法炼铜的现场,想必也是对这种冶炼方法有一定的概念。

    而且经赵禾浦这么一说,他才想起来,原来国内第一个大型的生物湿法炼铜厂其实就在九江省内!

    “你考察的是哪一个铜厂?”他又问。

    赵禾浦回忆道:“就是咱们省内最大的九江铜业。大概是两年前了,我去现场考察,看了一眼。94年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试验,还是国家‘九五’科研攻关项目的一个重点科研项目!到了97年,科研取得了一定成果,他们那边就正式投产了一个年产两千吨的生物湿法炼铜厂。”

    “九江铜业旗下的矿山,跟德门铜矿山地层岩性几乎一模一样,如果那边研究证明生物湿法炼铜起到效果,那么咱们这边肯定也非常适用!”李唐笑道。

    “我当时去看了,效果其实没那么好,只能说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远没有技术成熟。”赵禾浦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从技术角度,陆堪青也发表看法:“当时我们去考察的时候,那边说是浸出周期是八百天,浸出率是40也就是说只能获取铜矿石里面差不多一半的铜金属。回收率太低,而且周期超过两年,实在太漫长。”

    “这么说的话,他们的技术确实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

    难怪他们没有引进这种技术,李唐听了他们的话,恍然的点点头。

    “当然,最重要一点事,我们当时并没有想要开发这里的矿渣。我们一心只是想在矿区内找到更多的矿体,或者通过其他办法延长矿山的寿命。据我们所知,九江铜业引入生物湿法炼铜,主要原因是他们矿区内已经堆积了差不多十亿吨的铜废矿,需要想方设法加以利用。我们当时的想法,是想要获得更加经济的开采地下矿体的技术。说到底,理念上的差异,需求的不同,最终没有深入了解,也没有引入技术。”

    赵禾浦看到面前的专家们都在静静地倾听,“不过话说回来,生物湿法炼铜不适合高品位铜矿冶炼,但是对于低品位的铜矿冶炼拥有非常有效的效果!”

    说罢,他朝李唐投去一个赞许的表情,“你要是不提起来,我都快忘了生物湿法炼铜这回事。”

    秦建设对勘查方面还算了解,但是对于铜矿冶炼,那真是一知半解。

    刚才听李唐和赵禾浦探讨生物湿法炼铜,就听得一头雾水,现在还没明白怎么回事。

    不过,他又一次领略到了李唐高超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