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小说网 www.banshu.net,最快更新爱因斯坦传最新章节!
1900年秋,爱因斯坦通过了毕业考试,拿到了大学文凭。虽然分数已经相当不错了,而且还有优秀研究者的名声,但爱因斯坦没有被留在大学里。从此,爱因斯坦开始了漫长的求职道路。
为了寻求一份固定的工作,爱因斯坦决定加入瑞士国籍,以取得合法身份。1901年2月,他花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回答了有关祖辈们健康和性格的问题,并向当局保证不酗酒之后,才获得了瑞士国籍。
爱因斯坦回到住在意大利的父母家中。半年过去了,可是,工作还是没有着落。待业的时光里,爱因斯坦写了一篇论文《由毛细血管现象得出的推论》,寄往莱比锡。
爱因斯坦也想到了在意大利碰碰运气,可是,在米兰,爱因斯坦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想到自己对于意大利来说,已经算是外国人了。经过仔细考虑,他还是返回了苏黎世。
失业的窘境让爱因斯坦十分焦心,他几乎跌到了人生的谷底。绝望之余,他竟然异想天开,想向德国伟大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求助。
我的作文素材
爱因斯坦不是个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
因为奥斯特瓦尔德曾经力排众议,在瑞典化学家阿伦利乌斯最困难时给予过巨大的帮助,才使其有了日后的辉煌业绩。奥斯特瓦尔德曾因这件事被誉为“科学伯乐”。
爱因斯坦心里想,也许这位“科学伯乐”能发现我这匹“千里马”哩!于是,他就在1901年3月19日给奥斯特瓦尔德写了一封信。
可以想象,爱因斯坦写出这样的信是出于怎样的无奈,并且生活的挫败也使他改变了那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想的性格。
但这位“伯乐”却没有给爱因斯坦回信,这让爱因斯坦非常失望,却又有些不甘心。4月3日他又给奥斯特瓦尔德寄了一张明信片,心想既然对方不回信,再写信去就显得有点死乞白赖,让人瞧不起。于是,他找了个借口,在明信片上说上次写信可能忘了写回信地址,因此这次是特意告诉他地址的。
我的作文素材
爱因斯坦遇到了挫折,会积极想办法解决。
可是,奥斯特瓦尔德仍然没有回信。恐怕这位奥斯特瓦尔德教授不会想到,9年之后,爱因斯坦将和他一起在日内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而且自己会第一个提议爱因斯坦为诺贝尔奖获奖人。
万般无奈中,爱因斯坦又向荷兰的莱顿大学卡未林·昂内斯教授求助。这次他考虑得更细致,除了寄上论文,还附了一张写好自己地址并贴满往返邮票的明信片。可是,这张往返的明信片也是一去不返。爱因斯坦的心里很不好受。
父亲深深同情爱因斯坦的处境,他明白失望的情绪已经深深地刺伤了儿子的自尊心,再这样下去,也许会彻底毁了他的前程。虽然他贫病交加,也不熟悉科学界的情形,但出于深沉的父爱,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帮儿子一把。于是,他在爱因斯坦给奥斯特瓦尔德发出第二封信后的第十天,也提笔给奥斯特瓦尔德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教授:
请原谅我是这样的一个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竟贸然给您写信……由于我儿子尊崇您是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我才敢于请求您读一读我儿子的论文,并请求您写几个字鼓励他一下,以使他恢复对工作及生活的信心。如果您有可能替他谋得一个助教的职位,我将感恩不已。我再次请求您原谅我的冒昧,而且希望您不要让我儿子知道我给您写了信。
可怜的父亲,伟大的父亲!谁读了这封信能不被父亲对爱因斯坦的深情挚爱所感动呢!但是,不知是奥斯特瓦尔德没收到这封信,还是看了仍然不为所动,爱因斯坦没有收到任何回信,更不用说什么鼓励和帮助了。
我的作文素材
爱因斯坦跟大多数成功名人一样,历经坎坷,屡遇挫折。
终于有一天,爱因斯坦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叫温特图尔的小镇上的一所中学技校正在招聘临时教员。
爱因斯坦赶到了温特图尔小镇,原来这里离苏黎世城不远。这个小镇是穷人区,到处是工厂的大烟囱。技校的校长也不看档案,只说代课期半年,爱因斯坦当即答应了。因为这毕竟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他需要靠这份工作养活自己。
爱因斯坦教的是机械制图课。当他走进教室的时候,站起来一屋子的年轻工人,这些人的年纪都比他大。
爱因斯坦还了礼,摊开认真准备的授课笔记,在黑板上写下“第一课”。刹那间,教室里便充满了“沙沙沙”的做笔记声。
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爱因斯坦的眼角湿润了。
没过多长时间,这位小弟弟般的老师,以他的渊博学识获得了学生们的尊重。连他在黑板上书写时老是要提裤子这个习惯动作,也被当成是一种风度。每天,工人们还主动替他准备午餐。
6个月时间一晃而过,正式老师来了,爱因斯坦要走了,学生们送了一程又一程。
半路上,技校校长骑马追了上来。校长说:“我们这里还没有像您这么受欢迎的老师。爱因斯坦先生,如果您愿意的话,请拿上这封信,去莱茵河边的沙夫豪森吧,那里有我的亲戚。”
也许是有感于找工作的艰辛,也许是因为莱茵河的对面就是德国,对故乡总有一些依恋感,爱因斯坦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次推荐,转身去了沙夫豪森。
技校校长的亲戚很客气,他是一家住宿学校的宿舍管理员,这儿有几个学生需要课外补习,爱因斯坦暂时安下心来,在这里当起了家教老师。
但是,爱因斯坦和他的老板雅科巴·纽易莎对教学的观点和目的不一致。这位补习老师所表现出来的判断独立性和自主性使纽易莎感到非常不满,于是,他很快就被解雇了。
我的一句话感受
爱因斯坦没有被残酷的现实击倒,他是个坚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