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小说网 www.banshu.net,最快更新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
女真人在经过短暂的失神后开始反抗。
中军大帐中有两万的女真人,还有五千的蒙古士兵,而女真人都是骑兵,可以说是天生的骑兵,但准备充足的明军,两千骑兵先行冲进了中军营马厩中,有女真人跑来骑马,都会被这些骑兵杀死,当然也有少部分人骑上了马,这些人都是明军最大的威胁。
鲜血,死亡,哀嚎声遍地,这才是一场战争应有的模样。
而代善早就被亲兵护送着出了大乱的中军营,数十里外的代善看着大火冲天的中军营帐,大怒不已,但他也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只能期盼着他们大金的勇士能够力挽狂澜,全歼来犯明军,正当代善想要调集左翼骑兵的时候,一传令兵骑马跑来。
“贝勒爷,左翼被蒙古兵突袭。“
听完这传令兵的话后,代善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两日的明军骚扰都是为了今夜的这场劫营,代善叹口气道::”传令,撤退。“
代善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么大的失败,但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在第一时间还是下了最为妥善的命令。
战斗持续了一整夜,代善的五万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其中有三万蒙古兵,一万四千余名女真人,折损战将数十名,其中还有两名贝子,阿济格便在其中。
阿济格本来能够逃出生天,到了中军营后,担心代善的安危,率领数百名骑兵冲入了早已大乱的中军营中,斩杀明军二十余名骑兵后,被乱箭射与马下,未能闯出历史上的威名,便葬身于锦州城外。
晨时,锦州城大门开放,数万明军一涌而出,占领了后金三营,后金代善大败与锦州城外。
赵率教来到了中军营中,看着四周的尸体惨躯,当下竟有豪气万丈,这是女真人在辽东兴兵作乱以来,明军最大的一场胜利,可以说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宁远大捷,也足够让赵率教自豪。
而明军的这场胜利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杨孟博率领的四千骑兵,伤八百余人,死三百人,关宁铁骑折损九千余人,可见中军营的这场夜战打的到底有多惨烈,关宁铁骑的临时指挥是从锦州城过去的参将娄占相,这场中军营之战,充分说明了关宁铁骑的战力,他们面对的大部分都是后金的精锐,在这场劫营之战中,打出了关宁铁骑的威风。
赵率教在这场战争中一改往日习惯,没有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也是受了孙承宗的调教所致。
锦州之战历经十二日之久,在此期间,明军共阵亡两万名士卒,而后金已是全军覆没,这场胜利注定要在史书上大书特书,也能改变此次辽东之战的整体格局,明军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若是皇太极再不退兵,便要做好被双线作战的准备。
战报传到皇太极的手中,皇太极几乎都有些不相信,大贝勒代善下路不明,镶黄两旗,蒙四旗几乎全军覆没。
王帐之中,皇太极呼吸紧促,一双眼睛透出冷冽的暴虐,甚至还隐藏着些许慌乱。
王帐之中的贝勒贝子们都不敢说话。
阿敏好像还没有从这场战报中醒转过来,双眼失神,他怎么都不相信,一向懦弱,不堪一击的明军竟然能击败代善所带领的精锐,一时之间,乱了心神。
经过短暂的平静后,皇太极淡淡的说了句:”退兵。“
如果不退兵,就可能承受更大的损失,这也是此时最好的办法,王帐之中也没有人反对,收命退下。
整个辽东战场上的大人物都不知道,后金莽古尔泰在昨夜已经突破喜峰口,闯入了关内,幸亏战事爆发,关内守备森严,才不置于让莽古尔泰长驱直入,莽古尔泰被阻拦在了遵化,遵化五千余名士卒,丝毫不惧后金兵威,在总兵刘北宇的率领下,阻挡了后金一万精锐整整一夜,直到天亮,明军的援军从四面八方赶来,中午之时,遵化依然聚集了四万明军,莽古尔泰看到大事不妙,想要从原路撤退,但喜峰口却已被明军重新夺下,断了出路。
莽古尔泰无计可施,只能背水一战,绕过遵化,前往三屯营,但一路受到明军阻挠,数百里的路程竟然走了一日,当莽古尔泰率领饥渴难耐的后金骑兵到了三屯营时,又被三大营神机营与三屯营守军联合伏击,莽古尔泰大败,只率领数千骑兵突出重围。
在这场伏击之战中,神机营好似要重新找回昔日的荣光,大展神威,后金骑兵丧身火铳之下的便不下千人。
当后金攻入关内的消息传到京师的时候,满朝大惊,难不成辽东败了,但再想想绝不可能,朝廷准备充足,孙承宗也不是鲁莽之人,只要不出城硬碰硬,辽东绝对无忧,不是辽东大败,那便是后金绕路借道,突入关内的。
袁崇焕早些时日的布置也起到了效果,莽古尔泰进入关内后寸步难行,不出两日,便被打的溃不成军,眼看便要全军覆没与关内。
虽然朝廷的大多数官员都沾沾自喜,这可是场胜利,但朱由检却每日都是阴沉着脸,历史总是那么相似,在上个时空中,后金一直拿辽东防线没有法子,便开始借路蒙古,途径朵颜部,从喜峰口处攻入关内,对大明朝造成重大的损失,此时看来,有第一次便有第二次,此乃大患,这次突入关内的是莽古尔泰的一万后金骑兵,若跟上个时空中一般,后金主力来袭,那个时候,会是这样的结局吗?
当然有些御史也开始上奏弹劾远在辽东的孙承宗,说他玩忽职守,导致后金兵马突入关内,残杀百姓,扰乱京畿,当重罪治之。
看到这些御史的奏章,朱由检的气便不打一处来,下旨训斥了上奏官员,言道,辽东血战半月之久,尸山血海,孙经略置身宁远,尔等此时在朝中如此作为,不顾将士,若谁人在奏,处之。
圣旨下了后,御史们也老实了起来,跟皇帝对着干,不会有好下场,前车之鉴太多了,这些御史大都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