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词(六)

云笺小字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板书小说网 www.banshu.net,最快更新生命邀约最新章节!

    此篇接第十七章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词(五)

    解读这首《踏莎行》的第二条路径是——与爱情无关。

    第二条路径是:这首词是秦观向朋友表达心迹之作。在经历了赵君锡事件之后,秦观毕竟连累了苏氏兄弟,苏轼虽然不说什么,但两人的关系开始有些微妙起来。其他的朋友们也多站自苏轼一边,对秦观颇有微词。如在黄庭坚与秦观的通信中,敏感的秦观显然察觉到了这种尴尬的局面。秦观也是有苦说不出呀。虽然是无心之失,但错得实在太愚蠢了!于是,朋友间的通信,一封封叠加着怨气,所谓“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便是指词而言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两句在写作手法上叫做“以景结情”,好处就是言尽而意不尽,但因为“意不尽”就很难考实了,只能各有各的理解。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分别见于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和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寄梅传素,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问的书信,触动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添其此恨绵绵。一个“恨”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

    整首词虚实结合、含蓄幽隐,情韵凄苦哀怨,催人泪下。苏轼与秦观“同升而并黜”,于贬谪之感体会尤深,故独赏其“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留下潇湘去”之句,曾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并将二句书于扇面,永志不忘。王国维则赏其“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之句,以为凄厉深挚,并将其作为“有我之境”的代表。

    历代酷爱“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两句词的人很多,他们的理解却大相径庭:有人说这是秦观自悔不该离乡入仕,更不该介入党争,也有人说这是秦观因自己忠而见疑、信而受谤,于是呼天抢地,穷诘究竟······说法还有许多,而确切的答案也许在公众话语里永远也无法为人所知了,但这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是诗歌语言所营造出的歧义空间的魅力所在。

    无论歧义空间的范围有多大,反观这首《踏莎行》,情绪上是悲怆而近乎绝望的,这是可以肯定的。这样的悲哀在很大程度上是性格使然;与苏轼、黄庭坚相比,秦观是三人中年岁最小的一个,可是,却是最早去世的一个。

    这样的描述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容若的影子,也难怪容若深爱秦观其人其词,把他引为隔世知己了。但是,秦观的悲哀不同于容若的富贵闲愁,他的经历也不同于苏轼和黄庭坚,他的生活似乎永远在低谷里徘徊。有人说秦观早年科举失利,便颓丧得几乎无以自拔,可见其性格的敏感和脆弱,殊不知那场科举秦观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参加——他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坐了牢,这个牢还是皇帝的诏狱,可见事态的严重。好容易出诏狱后,已经倾家荡产,只能求亲告友,想谋一个教书先生的工作。自此之后,无论官场还是人生,秦观几乎永远都在底层,也永远都在经受波折,即便在死后,也因为党争的牵累,名列元祐党人碑,书被禁、版被毁,子孙不得入仕。秦观这一生,唯一的顶点就是他的词(这甚至让他凌驾于苏轼之上,因为苏轼以诗入词,在当时过于前卫,并不被太多的人接受),而最有自信的生活便只是在歌楼酒肆之间、黛眉红袖之侧。

    今天如果有人去郴州,可以在苏仙岭上看到一块大石碑,碑上是秦观的这首《踏莎行》,还有苏轼的跋,由米芾题写,因而得名“三绝碑”。一块小小的石碑或许没有什么看头,可看的是石碑背后的这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