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我是影玄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板书小说网 www.banshu.net,最快更新贾琏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

    殿试时间在会试放榜一个月之后,也就是每年四月二十一日,春暖花开的时候。

    如果说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这些考试都是用来栓选人才的,那殿试以及之后的馆选便是给这些人才划分等级并加以任用的。

    其中最上等的便是一甲前三人,状元、榜样、探花三人,这三人不用参加馆试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授官。

    虽说一开始便是从六品或者正七品的官职,可却最是清贵,绝对是日后入内阁最优势人选。

    事实上,只要考到了一甲,只要别出什么大错,侍郎、尚书之类的堂官是迟早会到手的。

    第二等的不能说是二甲或者是三甲,而是殿试后在馆选从二甲三甲中挑出来的庶吉士。

    庶吉士要求年纪在三十以下,容貌俊雅,书法优秀,还需擅长诗词歌赋,熟读各种经典。

    这些庶吉士们虽说也是入了翰林院,可却称不上是真正翰林,还要等待三年后的散官。

    若是散馆中还能能继续留下来的,才算真正的入了翰林院,不过却比一甲前三人慢了好几步,比起一甲至少要在翰林院中多熬六到十余年的时光。

    第三等的便是散官时未能留到翰林院的,怎么说也多了三年翰林院的生涯,日后的仕途生涯比普通进士们要顺畅许多。

    第四等才是普通馆选失败的二甲进士,他们通常直接可以得到一个正七品的京官,在六部等底层先努力去。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他们一生最后也是最好的结局便是京都正三品左右的大员,或者是外放为二品左右的封疆大吏似左右布政使(相当于省长、副省长)之类的职务,不过如侍郎之类的堂官便是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坐上的。

    最差的便是普通的三甲进士,大部分都会被外放去当县令,少数留在京都的不是排名最前面的几个,便是朝中有人的。

    可即便留京了,三甲便是三甲,虽说有个同进士的称呼可终究和进士不同,日后在士林中总会受到各种讥讽。

    而且三甲的前途也很是是有限,通常最多就是呆在知府这样正四品(相当于地级市市长加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少有能够跨过的。

    三月二十一这一天天还未亮,丁未年的三百余名新出炉的贡生们全都站在紫禁城的太和殿外,等待着殿试的开始。

    贾琏独自站在众人之首,毫无疑问,在这一刻他是被孤立的。

    就算其他贡生中偶尔有几个人过来和他答两句话,就算不是冷嘲热讽也绝对没多少热情,最多便是几句客套话。

    余下的,都是用着审视皆嫉妒的眼神远远看着。

    就算贾琏早就有了准备,可被这么三百多人有如要吃人一般的目光盯着,依旧十分的不舒服。

    在其中,甚至还有两三个同他一起在风流之地厮混过的“好友”,但此刻同样远远躲开,好似不认识他一般。

    只有就去岁同贾琏一起在金陵参加过乡试会试有同科中榜的几个贡生内心平和些,毕竟早就受过一次打击了,承受能力好多了。

    也唯有贾珠同学,站在远处满是同情的目光看着,想要帮忙也没办法,不过他内心也深以为,自己若能站到最前面去,纵然是遭记恨也值了。

    这一众进士当中除过贾琏平均年龄大概有三十五岁,最小的也有十九,望着最前面不过十四的贾琏,当真有种亮瞎眼睛的感觉:你妹的!比我们大多数人的儿子还小几岁,太伤人心了有木有。

    此时的贾琏也同样心中暗骂,老子我前世活了三十好几,这辈子又有十几年,加起来都够五十的人了,差不多能当你们当中一小半人的爹了,考的好一点也没必要如此遭人恨啊!

    好在这样的时间也不算太长,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辰时初刻的时候,太和殿的大门打开,一众考生都在内侍的带领下进入了大殿。

    太和殿是平日里召开朝会的地方,实际上与明清时的金銮殿是同一个地方。最高高在上的自然是皇帝的龙椅,那是皇帝做的。至于皇帝身边还白了了个小椅子,是太子的地方。

    除此之外,大殿的最前方是五张椅子,比太子的还要大一号,只比龙椅小些,这是五位内阁大学士的座位。

    本朝重养士,文人的地位可以说是十分的高,对待士大夫比前朝还有雍容一些。

    自本朝起去了宰相的职务,便用五位内阁大学士代替,五位大学士便成了没有宰相名称的宰相了。

    古人云三公坐而论道,那这五位内阁学士在地位上无疑便同三公相同,有着和皇帝平起平坐的权利,甚至比太子地位还高些。

    就从品级上而言,这五位大学士都是正一品官职,而且都有着三公或三孤这种超品的封号,而皇子公主们未成年只有正二品,成年后封郡王的算从一品,亲王才算正一品,而太子则是比亲王稍高些,可却还是一样的品级。

    除非太子是真正当上了皇帝了,否则他面对几位内阁大学士都一直要主动失礼,还要叫一声阁老或者是老师以表示尊敬。

    在下面的椅子又小一号,是十余位尚书侍郎以及正二品京官的座位,而且都是文臣的。至于武臣,本朝重文轻武十分的严重,基本上和前朝没任何的区别。

    即便武臣们拥有者一品二品的品级,除非是有爵位的,否则就连上朝的资格也没有,更不要说座位了。

    至于其他的大臣们地位便要差很多,通常是没有椅子坐的,平日里在皇帝面前只能席地而坐,至于到了大朝会的时候还需要站着。

    因为今日是殿试的缘故,故而大部分臣子都不会来,只有皇帝、太子还有几位内阁辅臣在内的考官也此时便是监考者才会到达。

    而此时,大殿中间摆满了三百余张一尺多高的案几,而考生们将席地坐在案前开考。

    贾琏为首贡生进入大殿的时候,圣人并太子及十位考官早已经到了。

    初次进入这个大殿,贾琏心中也不忍一阵激动,偷偷的朝着前面看了一眼,只见皇帝是个五十多的老者,身上并无多少威严,正同太子并几个阁老在说笑。

    五个内阁辅臣只来了四个,果然是应了太子的那句话,权倾朝野的牛首辅那个老不死的终于是要退休了。

    而自己的外祖张阁老也在,因为是首辅未来的缘故,他排在第的二位。

    余下的,贾琏就认识一个胡阁老,因为胡阁老是这次会试的主考,勉强算是他半个座师。之所以只是半个,那就是因为所有的进士都是天子门生,也未有圣人才真正能算他们的老师。

    据说这次会试本应该是张阁老当主考的,只不过因为贾琏的缘故,才让与了胡阁老。

    最后胡阁老推荐贾琏为会员,除了他文章本就写的好以及太子的面子,还有就是对张阁老投桃报李了。

    一众贡生进入了大殿,殿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半点多余的动作都不敢有。

    数道审视的目光从上面传来,特别是站在最前面的贾琏,最是受人瞩目。

    贾琏低着头,也不由紧张的心中砰砰乱跳,前面的这群人各各都是位高权重之人,随便那个人的一句话,都可以决定无数人的生死。

    身上那无形中形成的威压,即便站着,也会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种难以承受的感觉。

    贾琏在内侍的安排下走到了自己的考案前坐下,然后等一众考生都做好之后,圣人便亲自站起来训话。

    圣人的声音十分的慈和,可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那不是个好性的人。若是将其惹怒了,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圣人的大意便是你们都是国家未来的人才,希望在这次殿试中认真答卷云云,然后便是一番鼓励的话。

    之后便是礼部左侍郎出来宣布考场规则,告诉考生们要认真答题,不许作弊,以及作弊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触发。

    再然后依旧不是考试,而是用餐。这是因为考试要持续一天,中午不休息的缘故,因此殿试之前会亲自赐宴,免得考到中途饿的撑不住了。

    等众人用过饭后,时间已经到了辰时,殿试才正式开始了。

    殿试不同于会试、乡试,因为是圣人亲自举行,考试时间只有一天,而且又要为这些人才分等级,因此考试只有一题,而且考的是策论。

    并且这次对策论的字数也有了严格要求,至少要八百字以上。

    策论对于贾琏这个来自后世的人来说自然是最简单的了,可对于其他的考生可就不一样了。

    因为这时代的考生们大多都是读着四书五经出生的,根本就没有多少阅历,让他们写策论,很难写出有多少实际意义上的东西。

    而且他们就算写出来了,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永远不会写不出那种十分透彻的文章来。

    毕竟他们这些人没有学过资本论,也不知道马克思,更不知道历史发展到外来会呈什么样的轨迹,也永远不会懂得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必然性。

    没过多久,考题便发了下来。

    贾琏打开之后,只见题目的大意便是本朝建立以来一直同前朝一般贯彻这天子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十分的重视士人。因此给了士大夫们免除赋税、免除徭役等多种权利。

    同样,因为这个原因本朝同前朝一样,出现了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这种现象在京城一带还好,可到了地方上,每每有一人中了秀才,或者举人,相邻们都纷纷要求将自己的徒弟记名在其下,以得到免除赋税的权利。

    固然有一部分士子们会因此牟利,但大部分士人还算正直,只是无法拒绝乡友们的请求。

    但无论如何,朝廷本该有的赋税便因此流失了。

    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但国家的赋税慢慢被侵吞。而士子本身也没能成为真正的受益者,甚至许多秀才举人名义上虽有着许多徒弟,可实际上还是因为没有固定的收入依旧处在为吃饭发愁的程度。

    如果按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但有悖于朝廷重养士的原则,而且数百年后,本朝也可能如前朝末年一般,面临百姓困苦不堪,流离失所的窘境。

    最后是提出问题,有没有一种好的办法,既能够保证士大夫们的权利,又能够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增加国库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