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上达天听

五岳为轻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板书小说网 www.banshu.net,最快更新盛唐霸业最新章节!

    (ps:推荐一本书,辅国权臣,有武侠味道的历史小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另外求下收藏,推荐票哈。)

    “额,那不过是下官睡梦中,一仙人托梦告知的,并不能算下官所作。”

    秦廷玉却是摆了摆手:“荀郎君过谦了,我大唐近来屡出少年英才,先是王小郎君,后是荀郎君,实是幸事。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不知荀郎君可有意愿,以胸中才华报陛下知遇之恩呢?”

    荀冉神色一凝。

    秦廷玉此言无疑是想拉拢他,在少年看来,太常寺倒是挺适合的,但确实清闲了一些啊。

    荀冉冲秦廷玉拱了拱手道:“下官奉陛下之命辅佐太子殿下,恐怕一时脱不开身啊。”

    秦廷玉嘴角微微抽搐,长叹一声:“罢了,像荀郎君这样的人才在哪里都能给陛下分忧的。”

    说罢秦廷玉便起身离开了荀府。

    荀冉看的出来秦廷玉十分失望,但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答应了最后的结果往往会更糟糕。

    送走了秦廷玉,荀冉便去找王维商议编排歌舞之事。

    大唐的宫廷歌舞有许多规矩和礼制,荀冉能创新的只有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诸如乐器,舞蹈的种类。

    王维提出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恩,便是去平康里采风。

    采风这个词用的好,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嘛,身为风流俊俏的公子哥,怎么能没去过平康坊呢。

    荀冉不停告诉自己,他这是为了工作,恩,工作。

    ......

    ......

    大明宫,紫辰殿。

    大唐天子李显端坐大殿正中,入神的看着奏折。

    自打从终南山狩猎回来后,皇帝便搬进了龙首原上新建的大明宫。虽然大明宫刚刚兴建不久,许多殿宇还在做着最后的粉刷工作,但李显却等不及了。

    太极宫实在太老旧了,由于地处洼地,一到夏天整个太极宫便似个硕大的蒸笼一般,让人燥热不安。到了冬天,太极宫又会变得十分湿冷,雄阔的甘露殿摆满了火盆李显仍会觉得一股阴风在背后吹过。或许是因为这里死过太多人,流过太多血,冤魂太多罢。李显不想回想那些痛苦的片段,所以他要修建一座崭新的皇宫,这便有了大明宫。

    “陛下,齐国公求见。”

    宦官的禀报打断了皇帝的思绪,李显揉了揉额角,不着一丝感情的说道:“宣。”

    他有时会觉得很累,累到不想思考任何政务,累到想独自一人骑马奔向钟南山的密林。但作为天子,他不能在臣子面前表现出一丝疲惫。

    天子的威严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齐国公常榅受宣上殿,他年岁与皇帝相仿,只是身发福的很厉害,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仿佛风烛残年的老者一般。

    李显吩咐道:“给齐国公赐座。”

    “谢陛下恩典。”

    常榅冲李显行了君臣之礼,拘谨的坐在了宦官摆放好的胡凳上。

    “陛下,臣那不争气的儿子最近在西市开了一家泡馍馆,臣原本以为他又在瞎闹,不曾想一试之下,这泡馍口味确实鲜美独特。”

    李显剑眉轻挑,好奇道:“哦?朕倒是听太子说起过这泡馍,好像是在羊羹中放入揉碎的胡饼,又是荀冉所创?”

    常榅尴尬一笑:“陛下圣明,犬子哪里有这本事,这泡馍确实是荀小郎君所创,不过犬子脸皮厚,缠着荀小郎君要和他合伙开店。”常椿搓了搓手掌,将随身携带的食盒高高举起:“陛下忙于政务,臣不能替陛下分忧,唯有呈上这一份泡馍,让陛下尝尝鲜。”

    李显点了点头,这些国公侯爷整日拘在长安城中也没有什么旁的事情可做,有这份心意便是好的。

    皇帝的贴身内侍走至常椿身前接过食盒,小心翼翼的取出蒸腾着热气的泡馍,用勺子取了一片置于小碗里。

    大唐定制,所有皇帝进食的食物、酒水都会有专人试食,故而任何企图毒鸩天子的阴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那宦官查验泡馍并无问题后,恭敬的将食盒呈至御前。

    李显端起瓷碗,用勺子微微一勾送入口中。浓郁的羊汤瞬间刺激了李显的味蕾,白馍经过羊汤浸润之后更是入口即化,实在是妙不可言。

    李显坐拥万里江山,吃过无数珍馐美味,此刻却觉得往昔所食之物皆如蜡炬般无味。大唐天子紧闭双目赞道:“果然是名不虚传,这泡馍味道甚是独特,朕甚是满意。”

    李显放下瓷碗笑道:“常卿有心了,你若不敬献泡馍,朕还不知天下有如此美味。”

    常椿拍得马屁,自是十分高兴:“陛下若是喜欢,臣这便让犬子将秘方写下献入宫中。”

    李显却是摆了摆手:“这东西便是吃个新鲜,朕天天山珍海味还不是吃腻了。况且,君不与民争利,朕可不想让百姓在背后戳脊梁。”

    “陛下英明,乃我大唐百姓之福啊。”

    李显虽然知道常椿在拍马屁,还是十分受用的捋了捋胡须。

    “说来朕倒有些小看这个荀冉了。原本以为他只是偶得天机,制出吉他,故而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如今看来他倒确是一个奇才。常卿可知,此子不久前作了一首“把酒问月”的诗,真是少年英才啊。”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陛下,此诗已经传遍长安,便是总角孩提也争相传颂。臣实在想不到一个年仅十五六岁的少年能写出如此壮丽诗歌。”

    常椿慨叹道:“臣那劣子与荀小郎君结为兄弟,若是能学上人家半分,臣也是欣慰了。陛下,臣有一请,还望陛下恩准。”

    李显的心情显然十分好,朝常椿点了点头。

    “还请陛下准许我那劣子入禁军谋个差事,如此我也就不必为他操心了。”

    “哦?”李显有些愕然:“便是这点事?朕准了。”

    “臣替劣子叩谢陛下天恩!”

    常椿朝皇帝恭敬一拜,此刻他心中悬了多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