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北上寻亲

白杏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板书小说网 www.banshu.net,最快更新七十二沽风情录最新章节!

    雪莹和翠儿母女二人在静云庵静养了些日子,想着还要赴京寻访亲人,所以与师太告辞离开静云庵,到前方镇子上,雇了辆车子走旱路,来到杭州。找到运河码头,搭乘到扬州的客船走水路,辗转来到扬州。

    在扬州东关运河边码头,打听到有漕船这两天要北上京师,看着运河中已经停满了运粮的漕船,想要搭漕船进京。

    见一位老船家正在船上整理帆具,娘俩儿走上前,雪莹向老者躬身施了一礼,向老船家问道:

    “老人家,这些船可是要上京么?”

    老船家停下手中活计,看看雪莹娘俩儿,回答说:

    “是,大嫂问这做什么?”

    雪莹试探着问道:

    “我们想搭船进京,不知可否?”

    船家听了笑一笑说:

    “我们这些船是漕船,办的是官差,一切事务都由我们帮主来定,没有帮主的话,我们谁也不能搭客人,何况是妇道人家。”

    雪莹听了虽心中不以为然,可面上并未显露,

    “那就请问贵帮主在哪里,我们求见是否可以?”

    正说着,船家指着远处走来的一群人对雪莹说:

    “正好,帮主过来了,你们自己去问吧。”

    张氏扭头一瞧,正有七八个人向这里走来,中间一人身穿蓝布衣衫,短衣打扮,脚蹬靸鞋,五十左右年纪,中等身材,颌下三缕花白须髯,脚下却健步如飞。雪莹转过头来问船家:

    “那穿蓝衣衫的可是帮主么?”

    老船家点点头,

    “中间穿蓝衫的正是我们李帮主。”

    一行人须臾来到近前,雪莹忙迎上前向来人施礼问:

    “来的可是李帮主麽?”

    来人停下脚步,见面前这位妇道人家,虽衣着很普通,与寻常妇人并无两样,但看起来气度却是不凡,也就不敢轻慢,连忙拱手回礼说:

    “鄙人姓李,不知大嫂有何见教?”

    雪莹恭恭敬敬的问道:

    “听说贵帮有船到京师,我母女欲到京师寻亲,恳请李帮主允我们搭船进京。”

    这位李帮主仔细打量这位大嫂,见其是个四旬左右的中年妇人,带着一位十几岁的姑娘,想必是母女。看打扮很寻常,但站在那里身板挺直,脚下稳健,说话不卑不亢,神色中透出一股英气,心中暗道,看来这位妇人也是久走江湖的,并非一般人物。想着,也就试探着说:

    “大嫂,我们的船是运粮的漕船,恐怕有些不便,而且在途中也不能保证二位的安全。”

    “不要紧,”

    雪莹立时回答说:

    “只要帮主能允我们搭船,我们的安全不劳帮主操心,我们自己会小心在意,川资我们会照付。”

    李帮主见其答言不卑不亢,毫无胆怯之意,接着又试探着问:

    “听大嫂之言,想必也是久走江湖的,不知大嫂仙乡何处?”

    雪莹说:

    “我们来自福建漳州府。”

    “漳州?”

    帮主听了若有所思,

    “我有个旧相识,是漳州人士,复姓上官名月,大嫂可听说过么?”

    雪莹微微点点头,

    “那正是拙夫。”

    帮主听了不由面露喜色,他知道上官月是南少林俗家弟子,而且自己与其有一面之缘,所以连忙说:

    “哎呀!原来是上官夫人,多年前,我与上官兄在杭州曾有一面之缘,很是佩服上官兄的为人。不知大嫂到京师为的何事?”

    雪莹只得将进京的原因说明:

    “拙夫因一些事务到了京师,却久无消息,怕有什么事故耽搁,我们娘俩儿才去京师寻访。”

    “说起来都是自家人,”

    帮主这才答应:

    “既然大嫂有要事进京,兄弟自应协助,我就是担些干系也要安排大嫂母女上船。”

    雪莹忙敛身施礼,

    “那就先谢过李帮主了。”

    李帮主转身吩咐身边随从,安排张氏母女上尾船,拨一间仓位给张氏母女。这尾船是漕帮船队的后勤船只,负责押后,头船是领队,指挥船,沿途遇到事情由头船处置。尾船则安全的多,也是漕帮夹带私货之船,自然船家也是帮主亲信之人。

    漕帮这个帮主名叫李存,原是漕运衙门的一名军士,自年轻时即在漕船上混,对这漕运的事儿知道的门儿清,又与漕运衙门上下混的很熟,很得上司的赏识。李存为人豪爽、讲义气,一向以助人为乐,又善于调处船家们的纠纷,所以在船家中威望极高,在江湖上也有着很高的名声。后来漕运由官办改为民办,船家们推举李存为帮主,自此李存从衙门里脱身出来,专管着扬州一带的漕帮,掌管着几千漕船,上万的帮众。已经当了十来年的帮主,如今已是五十多岁的年纪。

    近来,听说朝廷因运河北方地段河道淤积,行船不便,又不想掏银子疏浚河道,所以要将运河漕运改为海运,朝堂上大臣们正为此争吵不休。如果停了河运,这将直接威胁到江南以漕运为生的众船家生计。因此李存才决定亲自出马,到京师探听消息,希图挽回。

    今日碰到上官张氏二人搭船也是巧合,他原与上官月在杭州有一面之缘,知道上官一家出身少林,功夫了得,且是制锁和暗道机关的行家里手,在江湖上也是叫的响的。朋友间理应看顾,自是不敢怠慢,一路上对雪莹母女二人饮食起居安排照应很是周到。一路无话,这一日船行至山东德州地面,夜里船泊在一个小码头。

    李帮主安排好值夜的船家即在头船上安置下来。至子时,李存在睡梦中被惊醒,耳中闻得有惊扰吵闹之声,忙披衣起身出舱查看。只见邻船上有人在争斗,遂大声喝问:

    “什么人在此争闹?”

    早有船家来报:

    “有强贼打劫。”

    李帮主远远望去,只见十七、八个黑衣汉子手持钢刀看住了各船的伙计,又有几十人在黑暗中到船上哄抢货物,已是一片混乱。李帮主正要召集船家拒贼,无奈船家大多已被贼人制住,手下只有三两个人,恐怕自保也不易,心中不由一寒,心中暗道,今日这条命休矣。

    正着急之际,忽然间见一只船上站起两个身影,手一动,只见一个贼人将手中刀扔掉,双手捂脸蹲在船头不住的唉约唉约的叫。又听“当”的一声一个黑衣汉子手中的钢刀即被打落在地,一瞬间船上持刀的这些黑衣汉子都已两手空空,却不知什么物事将手中钢刀打飞,只觉得手震的酸疼。领头的猛喝一声:

    “遇见鬼了。”

    急忙跳下船,回头就跑。哄抢货物的黑衣人早有五六个被打倒在地,已被船家趁机擒住两个贼人。其他的盗贼一看不妙放下手中货物抱头鼠窜,一时间跑个净光。船家们掌上灯火,查点货物,清点损失,只见货物被贼人抢搬上岸,并未搬远。周围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破碗、碎杯、筷子、木柴、锅铲之类。却见张氏母女正站在船头,一边拍拍手上的尘土,一边说:

    “这些贼人真不中用,不禁打,还没过手瘾就都跑了,只是坏了我们吃饭的家伙。”

    雪莹又对赶过来的李存说:

    “麻烦帮主安排人帮着买些碗、杯之类,要不然吃饭都没有家伙了。”

    原来雪莹母女所在的后船是傍其他船只停泊,并未直接靠岸,劫盗们上船抢掠之初,雪莹在睡梦中惊醒,听到旁边的船有了骚动,人声噪杂,急忙披衣起身,向外探头看了看,已然明白了几分,轻轻叫醒翠儿,二人慢慢推开仓门出来,在淡淡的月光下隐约见几个黑影手持钢刀控制住船家,另有一群人正在船上抢掠财物。

    二人心中明白这是遇到劫盗了,雪莹轻声嘱咐翠儿小心,随即取过身边的一些茶杯、饭碗之类,站立于船头,看准那几个手持钢刀的歹徒,将手中物件掷了出去。

    离的近的歹徒尚未看清,就被一物击中面门封了眼,鲜血顿时流了下来,疼得丢下手中刀,双手捂脸蹲了下来。紧接着,旁边另一人拿刀的手腕被击中,手中刀把持不住掉在船板上。接二连三那些拿刀的歹徒都中了暗算,不是被击中头面就是被击中拿刀的手腕。一个贼头模样的黑影被击中手臂,鲜血淋漓,惊呼,“哎呀!遇见鬼了,快跑”那些抢掠货物的歹徒也被伤了几个,被击的头破血流,却还不知被谁所伤。一听头目的惊叫声,更是乱作一团,雪莹母女早已打到了两个歹徒,让船家将其捆绑起来。这时头船上的李帮主才闻讯跑了过来。母女二人随手取用的身边之物,无非是茶杯、碗碟、茶壶之类,就是竹筷都成了暗器,连翠儿都打的兴起,平时都是拿飞鸟、走兽当目标练习,今天有这么多活靶子,又是连击连中,心中兴奋,手下更有了准头,直将这些歹徒击的鬼哭狼嚎、屁滚尿流,心中感到真是痛快。李存看着气定神闲地站在船头的张氏母女,心中不禁既佩服又感激,心中暗叫声“惭愧”连忙上前向二人施礼,说:

    “多亏大嫂出手相助,不然漕船的损失可就大了。”

    雪莹淡淡的说道:

    “李帮主不要客气,你我同舟共济,分不得你我。”

    李存连忙说:

    “多谢大嫂,那我就不客气了。”

    遂吩咐手下人,

    “天亮之后,上岸为大嫂置办些碗、盘之类吃饭的家伙。”

    又安排众船家收拾起被抢的货物,一通折腾已然破晓,又吩咐将夜间贼人打劫漕船之事报与地方巡检,并把昨夜擒住的贼人移交官府,德州知州得知此事不由大惊,在自己管辖的地面上竟然发生打劫漕船的事,心中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职责攸关,弄不好会丢了自己的前程,急忙爬起来,安排查验过现场,之后又升堂严审被擒的强盗,录了口供。与师爷商量好,将强盗的人数少报了一些,持刀改成就地抢夺船槁,希图将大事化小,赶紧申详上司,行文各地追捕这些劫盗。到后来朝廷探知详情,查知地方官员故意瞒报,为了这件漕船遭劫案,着实摘了一些官员的顶戴,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天亮之后,待船家将餐具置办好,侯官府勘验过现场,船家又将被打劫的货物重新装船,在此耽搁了一天,次日才安排漕船启程。几天后船到天津,泊在北门外归贾胡同附近御河码头。

    只是张氏因那夜闹贼,起身时不知北方夜间寒冷,穿的衣服单薄了些,感了些风寒,一时发热寒战,咳嗽痰喘,病卧在床,李存在途中也不时前来问候。见已到天津,遂吩咐船家延医上船救治。

    请来的医生是城里北门里大街仁济堂坐诊的名医,名唤刘文斋,年约五旬,上船给张氏把过脉,看过舌苔,遂开了药方,劝慰张氏说:

    “只是外感风寒,吃我几剂药包你好的快。”

    船家到城里抓来药,翠儿自在床前伺候母亲服药。在此停了一日,启程进京,两日后即到了通州。张氏母女自寻客店住下,张氏的病虽已好转,但尚未痊可,不便远行,只得先歇息两天再说。

    李存安排船家卸漕粮,销差事忙了一天,正往码头走之间,迎面来了一人,走近一看却是认得,乃是多年的好友,松古斋的夏掌柜。

    历来李存自江南带来一些古董,都是交给松古斋变卖,因此与夏掌柜相识多年。松古斋是京城里一家专营古董字画的铺子,夏掌柜名同晟,字承明,山西人,读书十年连个秀才也没考上,转而学做生意,却是发挥了山西人的专长,善于算计,账目上极是精明,四十多岁时被天津云峰斋的东家聘来在京里松古斋任掌柜,今日在此碰上也是巧合。李存远远的就向夏掌柜拱手打招呼:

    “夏掌柜,想不到在这儿碰到你,怎么到通州来了。”

    夏掌柜见是漕帮的李帮主,也紧走几步,拱手还礼,

    “哎呀!原来是李帮主,咱们有两年多没见了吧。”

    “是啊,上次我进京还是在两年多之前,夏掌柜,身体可好啊?”

    “还行,我看你还是那么健步如飞。我今天到这里是有桩生意要做。你我兄弟今日在此相见也是有缘。来,来,来,咱们一定要喝两盅。”

    李存满面堆笑着说:

    “正好我刚销了差事,今日就由我做东。”

    夏掌柜连连摇手,

    “那不行,你到了京城是远来的客,怎能让你破费,自然是由我尽地主之谊。”

    李存闻听哈哈大笑,

    “那我又要叨扰老哥哥了。”

    李存吩咐身边的人:

    “我去和夏掌柜喝两盅,你们先回船吧。”

    夏掌柜拉起李存,

    “你我弟兄不必见外,不远处有个‘四香居’,新开张,整治的菜肴口味还不错,掌柜的是我们山西老乡。”

    “山西人开馆子的可少见啊。”

    “是,这个老乡原是多年的厨师,就好这一行。”

    二人边说边行,不一刻就来到‘四香居’。抬头一看,新开张的饭店很是气派,一溜五间门脸,二楼还有五间,迎门的‘四香居’匾额请的名人题写,面向着御河,倒是雅静。

    二人上楼选了个临河靠窗的一桌,上了几样儿下酒小菜,烫了一壶山西汾酒,二人边喝边聊。两年多不见,互问了近况。夏掌柜又问李存:

    “老弟这次来都捎带了什么货?”

    “哎,来的仓促,事先没准备,信手带了几件。我原想销了差事就去城里找你,不成想在这儿碰上了,也是巧合。”

    “老弟带了什么货啊?”

    “只是几件旧瓷器,还险些在半路上失去。”

    “怎么,为何说险些失去?”

    “唉,在德州地面上遇见贼人劫船,要不是有人相助,连差事都没法交代。”

    李存就将沿途遇盗,有张氏母女相助才躲过灾难,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夏掌柜。夏掌柜听了似有所思,问李存:

    “如此,老弟受惊了。这张氏母女想必也是在江湖上有一号了?”

    “是的,”

    李存将手中的酒杯放下,缓缓的说:

    “这张氏的丈夫上官月是福建漳州人士,俩口儿都是莆田南少林的弟子。而且这上官家还有一门绝技,独步江湖,那就是善制作锁具和暗道机关。因此在江湖上享有盛名,在闽浙一带常有大户人家请他设计一些暗道机关,就是他这位夫人也是个中行家里手。因为我与上官月在杭州有一面之缘,很是谈的来,所以这次上官夫人进京寻夫也是机缘凑巧,在扬州碰到我,才跟着漕船北上来到京城。”

    夏掌柜听到这里,眼珠连转了几转,心中一连打了几个算盘,口中说道:

    “这上官月我也曾耳闻,不知道他来到京里,原来他的家眷到北方来寻他。也是事有凑巧,我也正有为难之事想求上官月,既然上官夫人在此那就烦老弟引见引见吧。”

    “那好办,”

    李存说:

    “因这上官张氏在途中感了风寒,尚未痊愈,她母女已然在附近客栈住下,要见张氏母女还不容易?现在时辰还不晚,不妨现在我就领你去客栈见见她们。”

    夏掌柜忙道:

    “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