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第一百九十七章 下脚料

枫香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板书小说网 www.banshu.net,最快更新户部郎最新章节!

    换位思考一下, 屠浩不到万不得已, 是绝对不会卖掉下蛋鸡的。

    普通农户家里, 能够作为补品的东西不多,买是买不起的,最靠谱的还是自家养的鸡和鸡蛋。鸡蛋还是少有的硬通货, 能够直接换实打实的铜板。

    管事赶紧笑着解释:“不不不, 养得起的。也不是,这不是养不养得起的问题。”

    京县毗邻京城, 占据着地理优势。京城中有什么新东西出来, 京县肯定是第一个接受到熏陶的。

    譬如说《农经》, 以及《农经》带来的好处。

    许明旭本来就在农业方面非常热衷,对民生方面也了解得很是深入。他自己到处养猪, 但并没有推广老百姓们养猪, 因为猪这个东西对饲料的要求高,要想猪长膘, 那必须要吃粮食。

    农户们自己都吃不上粮食了, 哪里还能给猪吃粮食?

    再加上一般农户们养的猪的品种, 要出栏最起码也得一年多。若是中间发生些什么意外, 猪死了,那就相当于一年多时间白辛苦了, 还会造成对家庭经济方面沉重的打击。大部分农户是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的。

    养鸡就不一样了。《农经家禽篇》中,有关于鸡、鸭、鹅的详细介绍;包括品种、繁殖、常见病的判断和防治、各个阶段的饲养方法等等。

    大鹅很多人养不起。养鸭的人也少。鸡的话,一般的农户多少都会养几只,只是养的数量不多。一般农户家里也不敢多养, 一是鸡多了,吃得多也一样养不起;二是管理不当,很容易得鸡瘟。一旦得了鸡瘟,那所有付出就全都打了水漂。若是再传染到人身上,那就不是赔不赔本的问题了。

    今春的时候,许明旭直接找了一些村长里长,组织了去万春庄上培训养鸡,然后再由他们来向村民推广科学养鸡。今年农户们养的数量上去了一些,但是到了冬天,出于存粮和卫生方面的考虑,大部分农户还是选择处理掉一批家禽。

    “反正今年养的多,卖掉几只得了钱,也好过年。”在宣传过卫生知识后,很多人家都不敢在冬天,把家禽和人放在一个屋子里。单独给家禽取暖,有些农户或者是没这个条件,或者是舍不得。加上鸡苗本身并不怎么值钱,现在卖了,等明年开春了再买也是一样的。

    屠浩一听,扭过头去看许明旭。

    许明旭微微一笑,并不居功,回去的路上和屠浩一起坐马车,怕小耗子冻着,把人抱在怀里:“明年万春庄会出白羽鸡苗,我先订了一千只。”

    “白羽鸡?”难道这会儿就有白羽肉鸡了吗?他记得这种肉鸡随随便便就能任性地长到十几斤,大胖子还能长到接近二十斤。但是他现在看到的……嗯,吃到的鸡,大的也就是两三斤吧。

    “嗯。万春庄培育出来的新的肉鸡品种,已经试养了两三年,一般能长到五六斤,大的能长到七八斤。”不过七八斤的鸡不好养,得吃鸡饲料。现在农户们养的鸡,除了冬天和小鸡苗的时候之外,其它时候基本都是散养,让鸡自己找吃的,好处是不费钱。鸡饲料虽然好,但是得花钱买,农户们可舍不得花这个钱。

    这很了不起了。虽然不是他了解的后世的那种白羽鸡,但是这肉量直接翻了一倍多啊。屠浩仰头畅想了一下:“那鸡腿得多大一个啊……”

    “噗。”许明旭直接笑了出来,“没事,你吃不完,哥哥帮你吃。”

    屠浩靠在许明旭的肩窝,伴随着微微颠簸的车身摇头晃脑:“到时候得让良老板做烧鸡吃。他们家的烧烤做得那么好吃,做烤鸡应该也很不错。”

    夏天过后,屠浩没再把头发剪短,现在扎起了一个小揪揪,在许明旭脖子边扫来扫去。让许明旭觉得脖子痒痒,心里面更痒痒。

    作为合法夫夫,许明旭现在也不需要恪守礼法什么的,直接就上手去抓小揪揪,一抓两抓,就把小揪揪给抓散了。

    屠浩也不生气,装模作样地拍了他一下:“哎呀,我的尾巴被你弄没啦。”

    流氓哥哥伸手往下一探:“是吗?让哥哥给你检查检查耗子尾巴还在不在?”

    耗子精老脸一红:丫的,竟然流氓不过一个美人,输了。

    到底是在车上,两个人的动作还是很克制的。下车的时候特别人模狗样。

    屠浩被一股冷风吹得一哆嗦,拢了拢披风:“怎么觉着比刚才冷多了?”

    许明旭帮他把披风上的帽子戴上,站在上风口给他挡风,揽着他进屋:“要是在家里,就能直接让马车停在房门口了。”

    后衙的布局还是不如家里面方便,路径窄小,地面铺设得也不是很平整,马车通行不易。

    屠浩倒是觉得没必要,小跑着进到屋子里,才说道:“不用啦。后衙才多大一点,走路就好了。”

    第二天醒来,天气已经瞬间变冷了。

    时节上说起来还是秋天,感觉已经是冬天了。人站在工地边上,带着水汽的冷风一吹,像是站在冰窖里一样。

    县城里的人瞬间多了出来,很多人都摆出了猫冬的架势,坊市里到处都是采买米面粮油布匹的人们。有条件的还置办起了一些平时舍不得买的年货。糕点、炒货的摊位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坊市里食物的香气,都比平日里要浓郁一些。

    挎着篮子卖头绳绢花的婆子,一天竟也能卖出半篮子。更有一些巧手的花匠,将一盆盆含苞待放的各色花卉放在路边叫卖,生意好得不行。

    更有许多人家张灯结彩,准备办喜事的。

    毕竟对大部分人家来说,一年忙到头,也就是这段时间最有空一点。而且现在天气看着是冷,但是比往后要好很多。若是真的再往后一两个月,那冰天雪地的,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了。

    没过几天,屠浩的工地上也迎来了一大批徭役。

    前来服徭役的人脸上大都带着一些忧虑,在看到河边一排排的工棚的时候,似乎又有些希望;再看到屠浩站出来的时候,眼中更是多了一些神采。

    几个年长的说道:“放心好了,挖河是挖河,可主持的人是小屠大人。”

    一旁的人搓着手不停地来回跺脚取暖:“没错。小屠大人和别人可不一样。”

    “要不是小屠大人,恐怕我连媳妇儿都还娶不起呢。”

    “没错没错。亏得小屠大人,我现在都会写自己名字了。”

    “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数数呢。”

    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倒是热烈了起来,没了刚才的紧绷。

    徭役,那都是苦差事。只要家里面有那么点余钱的,都会选择出钱让别人来替自己服徭役。挖河更是徭役中的苦差事,能够全须全尾回去的,十个里面未必能有一个。他们这里虽然还算好,但早年碰上酷吏的时候,也不是没死过人,能够只落下一点老寒腿的毛病的,几乎已经是幸运至极了。

    屠浩把这些人的表现都看在眼里。他皱了皱眉头,并没有做什么战前动员什么的,对身边的工头说道:“照着昨天的安排,你把人分成二十人一组,十个人挖河,十个人挑土,每半个时辰一轮换。开工之前先到工棚去领劳防用品……”

    没有塑胶手套,更加没有胶鞋。他准备的不过是木屐、绑腿、棉纱手套,以及少量的护膝。他早没想到这些,仓促之间准备的数目不够。

    当天没装备的人,被安排在岸上往返挑泥挑石头。

    食堂里时时刻刻都飘散着生姜热辣的味道。工地资金有限,糖是买不起的。厨子们就往汤里面放紫菜和海带。

    这些从玉饶运来的海菜干也分三六九等。最上品的做成烤紫菜,放在肉松里,或者是调味过后用来作为小食,已经成为了富贵人家的新宠。

    一些品相不好,处理得也不够好的,他们工地上一点都不嫌弃。这些洗得不够干净的海菜干甚至自带海盐,他们盐都能少放一些。

    人吃了盐,就有力气;有力气,就能干得动活。

    不到三天时间,屠浩的做法就引来了议论。

    民间当然是说他好话,朝中却是直接把人叫到了御书房。

    章师叔开口还是很和善的:“小耗子啊,你最近往徭役那一块贴了多少钱啊?”

    “嗯?”屠浩被问得一愣,“没贴钱啊。”徭役是使用免费劳动力,甚至劳动力还得自带工具,但是朝廷还是有这方面的拨款,用来管饭的,虽说这笔钱的数目很小。

    这么耿直的回答,让御书房里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耿御史直接说道:“小屠大人给徭役们发放的劳防用品,听说顿顿还能吃饱,怎的没贴钱?”他说这话倒不是针对屠浩,但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按照他的计算,屠浩不仅是往里面贴钱了,应该还贴了不少。

    这挖河都还没挖到饶水呢,就花了那么多钱。等挖到新山关,那得往里面贴多少?屠家虽然有钱,屠浩也确实会挣钱,但是他们朝廷可不能这么白占便宜。尤其难免有些脑子拎不清的,将来若是把这事情当做“规矩”,认定了非得要屠浩自掏腰包,那就恶心了。

    “可我真的没贴钱啊。”屠老板见所有人都不信,就给他们算账,“现在工地上吃的,也就是汤和杂粮饼子。汤里放的海菜干是收的下脚料。厨房每天都会到集市上去收卖剩下的骨头下水什么的。也就是生姜是之前囤的。鸡蛋是入冬前买的鸡,自己下的。杂粮是秋收后到粮仓去换的陈粮。”

    每年的秋收过后,各地的粮仓都会进行一次“换血”把陈粮清空,换做新粮。

    在以往,因为储存条件不够好,大部分的陈粮都会有受潮发霉虫害之类的情况,基本上已经没办法入口。但是现在国家经济上来,存储的技术也长进了很多。

    他爹主持下的国营厂,每年都能赚到大笔的银钱,第一个就是用来改善粮食储存条件。现在的陈粮虽说不是百分百没问题,但是大部分都还是可以的。

    当然若是硬要讲口感什么的,肯定说不上,但是让人填饱肚子是没问题的。价格方面当然比新米要便宜很多。

    “劳防用品的话。木屐用的基本都是从木器作坊里收来的下脚料。绑腿和护膝也是下脚料,从布庄、裁缝铺收的。棉纱手套倒是收了材料,不过都是很多良善人家免费帮忙做的,那些绑腿、护膝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