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小说网 www.banshu.net,最快更新古穿今八十年代的家长里短最新章节!
“大姐,姐夫你们来了。”陈志军笑着打招呼,苏英华跟后头喊人。
陈招娣一家子历年都是去陈邦强家坐会,然后一家四口再来陈国强这里拜年。
“来了,进门没见到你还觉得奇怪,如果不是大伯说你去岳丈家了,我都忘了你结婚了呢。”张铁柱拍拍陈志军的肩膀,冲着身后苏英华打了声招呼,他是真的不知道陈志军结婚的事。
其实这事说来真怪不了他,陈志军说亲事、结婚那会他还在海上飘着,没听到一点风声,等他回来后,虽然见过苏英华一次面,但那个时候有陈招娣被打的事,压根就没留意人,以为是陈家的哪个亲戚,毕竟当时还有王红梅、陈爱玲,而陈招娣认为他已经见过苏英华,觉得他知道那是志军媳妇,就没说陈志军结婚的事。
就这样阴差阳错的,张铁柱直到现在才知道陈志军结婚了。
张铁柱囔着要跟陈志军喝两杯,“走,咱哥俩喝喝,都没赶上你的婚礼。”转过头对苏英华说,“那个……弟妹,放心,不多喝,就两杯。”招娣不喜欢他喝酒,弟妹看起来瘦瘦弱弱,应该也不喜欢志军喝酒吧?
屋内又响起一阵哄堂大笑,甚至有人吹起口哨。
“对,弟妹,我们就喝两杯。”跟着起哄的人叫道。
忘了说了,屋里除了陈家人外,还有几个看上去眼熟的男子,苏英华瞥了一眼就想起那是当初一起去张铁柱家的陈家堂兄弟。
酒很快就拿上了来,当然不会只有陈志军和张铁柱两个人喝,还有陈家的五六个堂兄弟一起,有了酒,当然少不小下酒菜,苏英华和陈招娣匆匆炒了花生米。
男人在外面喝酒聊天,厨房里也支起了张“小桌”,两条凳子上架着盖水缸的木板,上面放着一碟花生米。
倒不是说女人不能上桌,而是苏英华觉得在厨房比较自在。即便她努力地融入这个时代背景,做了很多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事,例如干家务、做饭,但是跟一大堆陌生男子坐一块,依旧会感到别扭。
“志宝跟他媳妇打架了,眼角都青了,”陈招娣手指指右眼的眼角边比划边肯定地说,娘家除了张青青没人敢打陈志宝,要是外人打的志宝,马盼娣早就找人算账去了。而且今天娘家的气氛很僵,他们过去的时候马盼娣婆媳在对骂,两个侄子一直在哭闹,吵着什么红包压岁钱的,闹得他们把礼放下就来这边,连饭都是在这里吃的。
苏英华回想了一下,她对这个大哥实在是想不起脸来,昨天那位兄长就没抬起过头,全程埋头吃,至于眼角有没有伤,她真没看到。
陈招娣给张国梁擦了一下嘴,继续说:“妈和志宝媳妇差点打起来,听爸的意思是为了振兴他们三的压岁钱,妈让志宝媳妇把钱交出来,志宝媳妇说是她儿子女儿的,就该由她这个妈来保管,我跟你姐夫出来的时候他们还在吵。”
听到压岁钱,苏英华想起兜里的红包,看向倚在陈招娣怀里吃槽子糕的张国梁,和站在凳子旁抓着花生米往嘴里塞,咬得“咔嚓”响的张国栋,笑着说:“国栋,国梁到舅妈这里来,舅妈给你们压岁钱。”
哥俩眼睛都亮了,一致地转头看向陈招娣,见陈招娣点头了,异口同声地说:“舅妈新年好。”
苏英华心中一乐,把红包分别塞到他们手里,然后看到哥俩笑着道谢后把红包交给陈招娣,又自顾自地吃起槽子糕和花生米。
与陈振兴兄弟的态度相比,这两哥俩被陈招娣教得很好,实在又懂事又礼貌,苏英华看得心痒痒地,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张国栋的头发,张国栋睁着大眼歪着脑袋看了过来,“国栋国梁想吃啥,舅妈家糖果、罐头都有。”
“罐头~”
“我想吃糖。”
苏英华起身就要去拿,陈招娣忙制止,“英华不用了,刚到的时候大伯就给了,他们吃多了到时候饭都不想吃。”志军家的这些东西是拿来换钱的,精贵的东西哪能让这两小子给糟蹋了。
看到大伯家再卖东西,她是又惊又怕,心里隐隐担忧,志军做买卖的事靠谱吗?会不会被抓?前几年隔壁村就有个人私下交易被抓进去了,到现在都没放出来。
陈招娣想自己得劝劝志军,让他趁着知情的人少,赶紧把这买卖给收了,现在他可不是一个人,真被抓了进去,留下大伯和弟媳可怎么办。
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跟志军说说,她想回去之前得跟志军好好谈谈,至于为什么不跟苏英华说,在她心里,做买卖的事一定是她弟弟的主意,而且她这个二弟拿定主意谁也改不了,跟苏英华说也没用。
苏英华不知道陈招娣的想法,见哥俩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安慰说:“你们回家的时候,舅妈拿点让你们带回去。”孩子还是要吃正餐的,但她想好了,走的时候每样装点给他们。
张国栋和张国梁兴奋地点点头,陈招娣也没急着推辞,打定主意到时候赶紧走。
“铁柱,你刚说李大山媳妇怎么了,继续说啊。”一口酒下去,就有人惦记张铁柱还没说完的话,催促道。
张铁柱一拍大腿,“哎呦,差点忘了,李大山媳妇和李大海媳妇闹分家,李麻子也同意了,现在李家人住还住在一起,等过了年就各吃各的,各过各的。”
“借据呢?那伍佰元的借条上写的谁的名字?”有人问。
“李援朝的名字,他前面两个哥哥就是不想背债这才想分家的。”张铁柱淡淡地说,提起李援朝这个名字就像说个陌生人似的,心里不起半点波澜。
外面在说李家的事,厨房陈招娣也在说这事。
那天李家从张家回去后,第二天李大山当着一帮人的面送来了十五元并要回了刘二妹写的借条,张铁柱爽快地收了钱,把两张借条还了回去。
没隔几天李家闹起了分家,李大队长等人被找去当个证人在分家书上签了字按了印。
分家的第二天李援朝被放了回来,跟着一起带回来的是一张伍佰元的借条。
原来李大队长等几个卫星村的长辈打心底不希望村里有个坐牢的,影响村里的形象,最终赶在最后的期限出面说合,那受伤的人也是卫星村的,看着李大队长他们的面子终于松口了,只要六百元就不追究。
可刘二妹手里能拿得出手的就一百,咋办?向人借又借不到,张家事发后,她的名声坏透了,几乎没有人理会她。后来依旧是李大队长发话让李家写借条。就是这借条引起李家分家的年度大戏。
李大山他们当然不想以李麻子的名义打上借条,一旦写上李麻子的名字,这钱就是整个李家借的,他们不愿意为了李援朝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背上巨额的债务。
而刘二妹是恰恰相反,她希望李麻子出面打条子,只是她的话在李家越来越不管用,李麻子恼她,继子继媳看不上她,越到这个地步,她越是想把李援朝这个亲生儿子给弄出来,毕竟继子继媳现在已经靠不住了,以后更是指望不上,养老要亲生儿子。至于李援朝靠不靠得住,刘二妹不敢去深想。
两边意见相左,李家吵了起来,两个媳妇直接提出分家,李麻子想了一晚竟然应下了,还逼着刘二妹不准以她的名义写借条,要不这个家就没有她容身之处。自然李麻子没有说得这么直白,但刘二妹听懂了,妥协了,她不想还没老到动不了的时候就无家可归。
李麻子想得明白,分不分家刘二妹都是大山大海名义上的妈,到时候刘二妹仗着辈分逼迫两儿子出钱,这家不就白分了。不是他杞人忧天,有张铁柱的事在前,刘二妹很有可能会赶出这事,换做是李援朝,身份上没优势,大山大海不借钱的话也没人说闲话。
不是他狠心,实在是他不想为了老儿子毁了李家一大家子,李麻子看到写有李援朝名字的借条安慰自己。
张铁柱两口子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卫星村哪个不晓得张李两家的恩怨,李家有个风吹草动,就有人跑过来报信,还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便是张铁柱不想知道李家的事,也整日都有人在他耳边念叨个不停,同一件事说得多了,他耳朵都听出茧来。
说完李家的事,屋外的男人又喝起酒来,嘴上说就喝两杯,但整个下午他们喝了不少,一晃眼三点多了,陈招娣他们改回去了。
苏英华把装好的罐头、糖果点心递给陈志军,让他拿给陈招娣,她实在是不喜欢跟人推来推去,也不知道陈志军跟他姐说了什么,陈招娣到底是把东西拎回去了。
到了年初四苏英华和陈志军去城里给陈苏德贵拜年。这回是陈志军亲自骑自行车载苏英华,是的,他的脚好了,能用力了。
去的时候苏德贵家有客人,苏英华他们坐了一会说了会话,就起身告辞了。
“姐,志军哥,等等我。”陈志军两口子骑了一小段路,苏卫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很快他骑着车从后头赶了上来。
苏英华隐隐能听到远处刘胜美在喊他,“卫东,卫东~”
苏卫东一手把着车把,身子往后扭,挥着手扬声说:“妈,我给大伯拜年去。”说完人转回来,对上她姐幽深的目光,不自在地问,“姐,你……你别这么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