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小说网 www.banshu.net,最快更新超级科技强国最新章节!
第一百九十二章向西北进军
6月的汉京,是鲜花和鞭炮的海洋。()新中国成立的喜悦,犹如春风吹遍了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除了一处地方。
汉京郊外,长江江边,华夏军校的新校址。
在建国后,张蜀生下令将华夏军校搬迁到了汉京,而其他相当数量的军校则依旧留在了西南。由于是新政府的起家之地,相比于其他地方,各种院校建设要早得多,包括军校在内的各大院校,已经领先了全国相当一步。如果不是为了将这个华人最高军事学府带在身边,亲任校长,张蜀生甚至想把它一直放在东川。
比如校址在宜宾的中国陆军大学(原仅次于华夏军校之西南陆军学院)、第一侦察兵学院,成都的中国空军大学和装甲兵指挥大学,绵阳的中国通信学院,重庆的中国炮兵指挥学院,昆明的人民军队后勤学院、中国工程兵学院、第二侦察兵学院,东川区的西南第二陆军大学,地处桂林的广西陆军大学(西南政= 府时期重建的广西陆军讲武堂),防城港的中国海军大学,贵阳的侦察兵第二学院等等一大批军事院校,这还不包括一些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军事院校。
15年的建设成就,西南在教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已经超过全国其他地方相当一大步,为了在将来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张蜀生特别指示各地政府要抓好教育,搞好科研生产,注意发展区域经济,从而在领先优势上继续走强。
有西南大学在内的众多重点高校在,张蜀生对西南的教育很放心,只要当地政府不走错路,就是按部就班地发展教育、交通、科技、经济,也能走上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这鬼天气真个愁人。”
华夏军校第三宿舍区第三十期新学员。一名穿着军服,佩戴着学员徽章的学员,正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瓢泼大雨出神。习惯性地伸手去外衣荷包掏烟,却才想起这里是军校,而不是以前的部队了,烟是不许抽的。
这名学员的年纪已经三十好几了,却还在华夏军校待着。
“我说陈诚同志,你还真是心情不错啊。”站在窗前的人,回头对正坐在床边看书的一名同样年纪不小的学院喊道,言辞中有些戏谑,居然用上了同志的称呼。
陈诚,对了,那坐在床前埋头看书,做笔记的人,不是那位叱咤津京战场的原国民党中将陈诚又是谁。
“恩伯,这书上的东西可比以前我们学校里的那些教材,强了百倍。你不妨拿去看看。”陈诚对汤恩伯嘴里的同志二字丝毫不以为意,反而认为新政府的喊法是正确的,同志,什么是同志,就是有共同志向,实现中华复兴的共同伟大志向。他倒希望其他人如此喊他,现在不是党国时期了,思想如汤恩伯一般,是难以进步的。
小心地翻过书页,上面却是写着“论战壕防御与突破”。
“有什么好看的,图书馆里一大堆,不见得稀罕。”汤恩伯心头有事,挥挥手不在意。“辞修,难道你一点都不担心他们会找借口让我们无法通过考试吗?你看看这几天的训练,简直不是人过的,新学员军训就这样搞,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一想到要在华夏军校这个鬼地方待一年的时间,汤恩伯就浑身不舒服。自己不是新兵蛋子,更不是连战场都没上过的新考生,自己是曾经的党国中将,那张蜀生也敢如此对待,简直是令人气愤。
“正是因为图书馆里面,这种军事教材比比皆是,才证明新政府缔造的人民军队在理论知识上就远远超过了曾经的党国,军校这一步我们就输了,又何谈上战场之后呢。”陈诚摇摇头,“你呀,也别把自己当中将,放平心态,考过了,新政府对我们这些国民党老将想来也有一些安排。”
陈诚没有告诉汤恩伯的是,之前已经有人找他谈过话了,对一些人民军队重点关注的原国民党将领,新政府是区别对待的,基本在一年学习后通过考试就能被任命新军职。像他这样的抗日名将和党国中将,自然会被安抚好,至于汤恩伯,待遇自然就不同了。
“哼,我党国将校数百人,且看他张蜀生敢如何,莫非还敢撵我们回家抱孩子。”
“荩忱回来了。”陈诚不管汤恩伯如何,却见到张自忠推门走进来,手中拎着三壶开水。曾经的一师之长如今也自己动手,和其他第三十期的华夏军校学员一样打水。
“老陈,我也借了一本书。论敌后渗透作战。”张自忠手一扬,却是从身上的学员包里拿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哦?这本好像是游击战类的教材,怎么你这个老师长也对打游击感兴趣了?”陈诚抚掌笑道。
“嗬呵,听说东北出了个‘游击司令’瞿忠义,打的很不错,零敲碎打的,一年多时间干掉了好几千鬼子。”张自忠和陈诚、汤恩伯二人不同,军事方面的东西,更多的是在部队上积累的,说到理论知识就欠缺了。住到一个宿舍后,他倒是和陈诚打得火热,两人在新学员军训之余,都爱钻华夏军校那偌大的图书馆。和他们一样嗜好的原国民党将领不在少数,当然,像汤恩伯这种嗤之以鼻,不愿学习,对新政府偶有怨言的也不少。
所以,人与人的命运,在平时的行事细节与对事态度中就决定了。
“甚是无趣。”汤恩伯回头看了眼,陈诚和张自忠二人居然研究起那本敌后渗透作战来了,不由嗤之以鼻,转身去看窗外的雨,不再管二人。
“咚咚咚……”
不时,一阵敲门声响起。
“长官”
张自忠起身去开门,却看到一名军校警卫和自己的教官站在门口,当下一并脚,敬了个新军队的齐眉军礼,以前在国民党时的平胸军礼倒是改了。陈诚与汤恩伯二人闻言也唰的一下站起来,立正敬礼,这是军校的规定。
教官与警卫都敬了一个礼,随即,教官对警卫说,“这就是第三十期学员,张自忠同志。”
“张自忠同志,请你跟我去一趟校长办公室。”
“是。”
三人刚走,汤恩伯就狐疑起来了,“辞修,你说这张自忠不会是走狗屎运了吧?校长办公室?不就是张蜀生在军校的办公室吗?难道张蜀生来军校了?”
“不知道。”陈诚摇摇头,不过却提醒道,“恩伯,你最好是对张主席尊重一些,虽然他本人可能不在意,但如今是新政府了,小心被人告了黑状,对你不利。”
如果不是看在曾经是同侪的份上,陈诚是不会提醒他的。
“谁爱告告去,我倒看他能把我怎么。”汤恩伯嘴里如此说,但目光却小心看了看门外,随后作势顺带把门关上了。
陈诚摇摇头,并不多说什么,心里却是暗道,许多如汤恩伯一般的人,还自恃自己曾经是党国中将,却不知道如今改朝换代,早已不是当年那一套可以走遍天下的时候。如华夏军校,半年招生一次,招生人数并不多,并且严格控制‘准入’与‘毕业’两大环节,造成了每年都有一些学生无法毕业,从而只能黯然离开,回到原所属部队,或者入伍成为一名没有授衔的士官。
成王败寇,说好听点,自己这些人是被新政府‘收编’,说难听点,是缴械投降。他倒不认为新政府对**将领的安排有失偏颇,从和许多西南中高级将领的接触,他发现,两军的军事素质确实相差极大,单纯的军事生涯积累的经验,已经不足以应付今后的战争了。
他也不是哥迂腐和清高的人,能当个师长团长最好,不能也没什么大不了,本着一颗爱国之心去做,就算只当个连长营长,他还不信新政府会阻挡这批真正有心报国之人的升迁之路。
不过,他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许多的原国民党将领,最后的下场只能说凄然离开,因为那时候,不是新政府背信弃义,而是他们自己不合格。
“报告。”
“进来。”
张自忠走到校长办公室门口,接受了警卫的检查后,这才整了整自己的学员制服,上前敲门。
这里是张蜀生在华夏军校的校长办公室,从西南建校开始,军校的校长自始至终只有一人,那就是张蜀生,无论是西南蹒跚起步还是如今建立了新中国,他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开这个位置,有些东西,自己不能放手,这是原则。
虽然他不经常在,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栋独幢小楼是校长的办公室,据不少人说,一两个月的总能见到张主席在阳台上眺望远处的长江水,也能听说某某表现优异的学员受到了校长的亲自召见。
曾经面对日本鬼子都没觉得紧张过的张自忠,忽然在敲门后,对面传来应答的那一瞬间,不禁全身气血上涌,很奇怪的感觉,以前见到国民党党国高官时从未有这种感觉。
推门而入,一个简单的办公室,左侧是一个偌大的地球仪,直径足有一米多,上面是一副完整的世界地图。右侧有一个大书架,上面放了许多军事教科书,陆海空方面的著作都有。除此之外,就是中间靠墙位置有一张办公桌,座位后面墙上是国旗与军旗交织摆放,两侧写着一副联字“铁血丹心,精忠报国”
桌子后面正坐着张蜀生,他每个月都会抽出一天时间来军校,见一见学生。身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的穿着打扮却透着一股干练,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精猛干练,身着一件黑色的‘西南装’,类似以前的中山装却又不同,更简约却又肃穆。
“主席第三十期步兵指挥科学员张自忠向您报到。”
“荩忱来了,不错,不错。”
张蜀生合上手中正在查看的文件,示意张自忠坐下,后者却是退后一步不坐。
“荩忱的老家山东临清,我可是去过的,小天津的称谓算是名不虚传。”
“校长过奖了,小地方拿不上台面的。”张自忠腼腼笑道。
张蜀生见他还是有些放不开,也就笑道:“荩忱,不要紧张嘛,在这里,我不是主席,你也不是以前的将军。你是学员,我是校长,关系就这么简单。”
“是,校长。”张自忠并腿立正道,总算是放开了一些,他原本就是铁骨铮铮的硬汉,有些紧张不过是敬张蜀生,如今把他当成校长,反而少了些顾忌。
“对学校的安排,还习惯吧?”
“报告校长,自忠非常习惯,虽然还没有正式开课,但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张自忠如实说道,这也是他心里话。
“你也是西北军一员老将了,对你的指挥能力与军事作风,我是很信得过的。至于新政府对你们的统一安排,也是出于大局考虑,你不要有什么负担。”张蜀生说道。
“多谢校长厚爱。”
两人又闲谈了两句,从张自忠进门到现在前后差不多五分钟,这对于两人来说,时间都不短了。见时机差不多了,张蜀生拿起桌上的文件,作势递给他,“来,这里有一份文件,你看看。”
“是。校长。”
张自忠上前接过文件,打开一看,发现居然是一份陆军参谋部拟定的作战计划。“校长,学生目前没有军职在身,这……”
张蜀生挥挥手,示意他看,张自忠这才打开看起来。
这份作战计划只是草案,篇幅并不长,但却看的张自忠心中疑惑不已。
这是一份关于‘人民军进驻西北’的计划。
就在三天前,西北剩下的马氏二人与新政府正式达成和谈协议,愿意无条件放下武器,接受新政府改编。宁夏,甘肃,青海三地,正式宣布回到新政府的怀抱。而下场最惨的马步芳由于在解放战争中被杨虎城智擒,结局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继西北三省全面无条件投降后,全国的目光都放到了最后的两个地方,西藏和新疆。
新疆方面,盛世才一人虽然天高皇帝远,在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到建国这段时间,先后向国民党中央和新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天方夜谭一样的要求,随着新政府愈发强势,精锐部队开始在陕西境内集结,然后西北三省宣布和平解放后,盛世才这才大张旗鼓地表示愿意无条件加入新政府,本人甚至愿意‘自解军政职’。
新疆的问题暂时是解决了,西藏的问题就麻烦了不少。九世班禅如今都还在青海玉树住着,返藏的问题,从一开始国民党高调送其返藏,到如今一拖再拖,快两年了都迟迟未决,说来说去,都是因为西藏还有个**,身后还有手伸过喜马拉雅山来的英国牛。
新政府刚刚成立,但目光却早已放到了西藏和喜马拉雅山,主权问题不容任何外人染指,不论是即将成立的复兴党还是如今的中央政府,都绝不会允许西藏继续若即若离,在英国人和中央政府间摇摆。
**确实有一套,虽然整体还算是不错的,但作为一个宗教首领却扮演着政治角色,时不时地打着‘为西藏争取、为西藏考虑’的旗号,左右摇摆。在新政府成立的时候,他还专门派使者前往汉京,送上经过历代活佛开过光的镇教佛器一套,予以上天赐福新政府之意。
并且表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绝不会做出悖逆之事。
然而,张蜀生这个后来人清楚,别说以前国民党软弱无力,也不说新政府刚建立,容易被人起了投机取巧的心理,就说后世,这样佛那样佛的,打着宗教的旗号干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可也不在少数。
不和谐的东西,强如后世中华都还有,更别说现在。
所以,从一开始他打定的主意就是武装驻藏,没有任何回旋之地,宁可痛一时,也绝不能遗祸百年千年。
“军部的意思是派遣几名军事才干出众的将领,进驻西北各省,尤其是西藏和新疆两地,更是需要力可撑国之人前往。”张蜀生言简意赅地说道,选人进新疆,选人进藏是他这次来军校的主要目的。
“自忠愚钝,不知中央和军部的安排是什么。自忠虽没有毛遂自荐之才,但却有报国之志,但有需要,自忠随时愿意成行。”张自忠立正敬礼道。
张蜀生点点头,不错,张自忠果然比相当一部分国民党将领强,不卑不亢,这点就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而且此人确实心系国家和民族,多番考察来看,他对新政府的认同度算是这批国民党将领中最高的几人之一。
“呵呵,敢于邀战才是你张荩忱的本色嘛。很好,我没看错你。”张蜀生拉开抽屉,拿出一份任命书,放在桌子上,“军部向我打报告,说是要一名德高望重,又有优异军事素质的将领前往新疆,我向他们推荐了你。经过多番考核,正式命令你为新疆警备司令,参谋部的王正上校为政委。”
“这……校长,这合适吗?”张自忠不禁想到其他的国民党将领,自己领军进疆,别人怕是有看法的,而且,新政府统一安排国民党将领,就是以示公允,自己这样怕是要破了规矩。
“荩忱,你多想了,你这差事,其他人怕是逃都逃不掉,还会有人幸灾乐祸呢。”
张蜀生摇头道,领军进疆,地处最西北不说,路途遥远,苦难多多。迪化还有个盛世才拥兵自重,说是人民军进疆,不如说是去武装缴械。
至于后面的安排,那些国民党将领自然是看不到的,张蜀生要的是一名敢作敢为,却又不缺乏智谋的将领,这一点上,原本历史上的王将军就做得很好,只是以他的资历来看,还不足以担大任。
当然,最最关键的原因是,这批进疆部队是由原**部队组成,如果让别人担纲主帅,可能会造成指挥不畅的问题。
新政府的精锐部队原本就不算太多,收编过来的国民党部队自然是要用起来的,从中挑选一些作风较顽强,又拥有相当爱国热情的官兵组成进疆部队,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前一个政权的部队,彻底解散是一种浪费,打压也不是张蜀生愿意做的,本着基本自愿的情况,将他们编入进疆部队,在完成对盛世才的武装缴械后,驻屯新疆,镇压神州西北重地,将会造就不世之功。
所以,别看张自忠之前只是一名师长,但此次却会被提前授予中将军衔,领一支12万的集团军进疆。这支新疆兵团主要由原国民党军队和一些少量的原西南军组成,在巩固新疆的同时,还要负责保证移民新疆这项政策的执行。在新疆巩固后,移民基本完成后,兵团的一小部分部队将转为戍边部队,一边进行农垦生产,一边作为特殊的军事力量扎根新疆各地。
“荩忱,新疆问题远远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王上校会辅助你,至于军事学习的事情,你大可带上几箱教材进疆。王上校也是华夏军校的优秀毕业生,有不懂的可以向他请教。”
王正上校在正式接任兵团政委后,也将被紧急授予少将之军衔,算是一次特别的擢升。
张蜀生看着张自忠,见他只是思索片刻,便大致想明白了这中间的问题,毕竟,作战计划书上简单说了些事情,其中就提到了这次进疆部队的主要组成情况。
“报告校长,职张自忠领命愿效法左宗棠老帅抬棺进疆,不平新疆誓不罢休。”
张自忠立正敬礼,大声应道。
“好,好抬棺进疆就不必了,我相信你的能力。他日新疆大定,我亲自去看你和那十几万子弟兵。”
张蜀生也气概非凡地说道。
“是主席。”
就此,进疆事情已定,张自忠担任兵团司令,王正担任政委,二人将率领十二万铁志报国的原国民党军队进疆。
张自忠走后,张蜀生来到窗前,眺望着远处的长江,不禁想了很多,国民党不少部队还是有战斗力的,敢于为国牺牲,敢于为民族奉献的官兵更是大有人在,进疆的问题,也许亏了他们,但是对于整个民族而言,他们却将用自己的血汗来打下整片塞北河山——
应该还有一章三四千字的,这样凑够今天的9千-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