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温暮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板书小说网 www.banshu.net,最快更新庶子归来最新章节!

    同夏季绵延不绝的大雨相反,入秋后没多久,仿佛是老天爷已经在上一季度将一整年的雨水都倒干净了一般,一场持久的干旱席卷了大周大地。

    说是干旱,其实也不是极为严重的干旱,偶尔多少会飘两点雨,只是相比往年来说降水少了许多,原本湍急的江华运河水位下降了足足一尺有余不说,江南一带缺水,唯恐今年秋粮减产的奏折也像雪片一般飞回了京中。

    但这并没有多严重的干旱,显然也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在皇帝看来,反正每年都要干几天,这样的天气实在是稀松平常,又不是多日无雨,种粮的佃户们如果多花些精神和心力,不要只依赖水渠,从井里来挑水灌溉粮食又不是不行,稍微少下点雨就这么哭爹喊娘的,实在是矫情。

    当然,能造就皇帝这样的想法,庞松可谓功不可没。原本皇帝下令调拨银两前往旱区的圣旨已经下了,等圣旨传到中书省,遭庞松看过之后,庞松想也没想就立刻入宫面圣,请求皇帝收回成命。

    庞松的理由很简单,近来大夏不太平,虽然永逸王爷“友好”的正在他们京中做客,但大夏囤聚在燕州边境的大片军队并没有半分要退走的迹象,可以说一旦夏人来犯,顷刻之间便能硝烟四起,现下国库本就不宽裕,若再为了这一点旱情播发银两出去,导致到时候军饷不够,势必会酿成大祸。

    庞松说得恳切,皇帝听后也觉得有理,便将要播银子的圣旨给收了回来。

    庞松不让皇帝在这时候播银子,抛开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说,其实他是有更大的目的在里边。

    因为太后寿辰的事,司空旭非常不得脸,眼瞧着又是一年九阳节要到了,所以为了讨皇帝开心,司空旭从许久以前就开始谋划准备,就等着寻个好时机给皇帝呈上去。

    庞松现在既然同司空旭站在了同一阵营,对于司空旭的打算自然是了解的,司空旭所谋划的九阳节项目,构思精巧,独具匠心,跟往年寡淡的宴会和赛龙舟比起来要有趣得多,可惜光是从一纸空文上,就能看出这里边要花费的银子不是小数目。历来九阳节的经费都是由国库拨款,现在顺了皇帝的旨意,将大笔银两播出去赈灾,那么到了要庆贺九阳节的时候,司空旭的计划必定会因为国库空虚而被皇帝否决,到那时不光拍不成马屁,没准还会惹得皇帝不高兴。

    所以庞松才要尽可能地守住国库里的银子,至于夏人来犯,他们本就与夏太后有私通勾结,思考那些不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纯属多余。

    其他官员看着皇帝已经颁发下来的圣旨,经庞松三言两语一说,就能又收回去,一时对庞松是恭维连连,只是可惜庞松还没来得急春风得意地将那些恭维全部消化掉,转而这股得意就变成了麻烦。

    太后殿在一天夜里突然走水,虽然未曾蔓延到寝宫,可也将年事已高的太后吓得不轻,皇帝震怒,下令彻查此事,可惜查来查去,连火是从哪烧起来的都查不出来,最后还是近来太后十分看重,一直养在宫里的何仙姑掐指一算,道出玄机,说皇帝乃是真龙天子,阳气旺盛,近来又逢天干物燥,且天下多旱,民间怨气汇聚宫廷,更是助长了这通阳气肆虐,而太后性属阴,且又不似后妃那般身强体健,世间万物讲究阴阳平衡,所谓阳盛而阴虚,阴受阳气逼仄,太后才遭了此劫。

    何仙姑这番话等于是把帽子扣到了皇帝头上,可皇帝怎么可能成人自己的娘险些被烧死是自己“克”出来的,于是他把重点放在了何仙姑那句“天干物燥,天下多旱”上,认为是眼下的旱情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又恰好碰上天干物燥,才危及到了太后,于是连夜将庞松招进宫里,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让他速速播银子下去赈灾,务必要抚平因民间因干旱而汇聚起来的所谓怨气。

    这件事庞松灰头土脸完了还不算,何仙姑又道如今宫里五行火属最旺,水属奇缺,阴阳失调下,太后才先有热毒所苦,后有走水之劫,若是无法将这绵延的火气散出去,十有**还会再度危害到太后。

    若是从前,皇帝听到这番玄之又玄的话只会当危言耸听,可自从何仙姑根除了太后体内的热毒后,她就正儿八经成了得道高人,太后对她所说的话都是深信不疑,也由不得皇帝不信,因此皇帝只好请何仙姑给出个破解之法来,何仙姑装模作样掐指一算,说出来的话却让皇帝诧异了许久。

    皇帝一直以为所谓的破解之法,必定是要花大笔的银子祭祀上天,开坛做法什么的,谁知何仙姑道只需要在九阳节那天的正午时分,一整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皇帝出城溜达一圈,将宫内的火气带到城外散干净便是。

    这样简单廉价的破解之法,倒也让皇帝跟着对何仙姑的说法深信不疑了。

    于是到了九阳节那天,当大半个京城的百姓都在跃跃欲试地等着和皇帝普天同庆的时候,却只等来了一张所有庆典活动取消的圣旨,然后皇帝轻车从简,只带了一群侍卫和几名亲厚的大臣,打着以秋游代庆生的幌子,出城散火气去了。

    “在下来华京有一段时日了,可对于华京城外周围的景致,却也生疏得很,今日能得幸随行于陛下,当真是无上荣光。”马车里,呼延元宸端起酒杯,朝皇帝拍了个大大的马屁。

    为了不显得太过招摇以至于招来麻烦,皇帝此番没有坐龙辇,但还是挑了一辆十分宽敞的马车,马车里边坐上十个人都不嫌挤。皇帝一人倚靠在正中的虎皮软垫上,其余随行之人分列两边,除了呼延元宸外,大多是些武官,皇帝将人带在身边也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至于无论是嫔妃或者皇子一个都没有跟来。

    “朕便是考虑到王爷你在京城呆了一段时日兴许会烦闷得很,所以才会约你出来一同散散心。”面对呼延元宸的恭维,皇帝笑道。

    得了吧。呼延元宸心道,若非我知晓底细,没准还会真的认为你是个体恤外宾的好皇帝。

    呼延元宸会坐在这里,实在是得益于何仙姑的那张嘴巴,用一通玄之又玄的道理让皇帝觉得,带一个外族在身边会更加有助于散火气,再加上如果不是宁渊的嘱托,以呼延元宸的脾性,让他一连好几个时辰坐在这里同眼前这圈人打官腔,他非给憋坏了不可。

    “王爷可有什么想去的地方,今日可没什么目的地,皆是走到哪里,玩到哪里。”皇帝平日里在宫中看奏折烦了,偶尔出来秋游,虽是抱着为太后身体着想的目的,但见着外边清空美景后,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填满了胸腔,竟然觉得心情出奇地好。

    “倒也没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呼延元宸可没忘记今日的目的,佯装思虑了一会儿,才道:“不过我听闻京城附近有个叫咏鸣村的地方,那里用山泉水制作的凉面可是一绝,很早便想见识看看了,不如……”

    “咏鸣村是吗。”皇帝想也没想便点头,“那里山泉水的名声我在宫中亦是有所耳闻,只是一时不得见罢了,既然王爷有兴趣,那咱们便去见识见识也无妨。”

    皇帝开了腔,其他官员亦是接连复合,于是马车顿时转了个方向,朝咏鸣村驶去。

    呼延元宸透过面具,眯起眼睛望着窗外疾驰而过的景色,心想,也不知宁渊那边到底准备得如何了。

    咏鸣村只个小村子,可因为村里有一方泉眼出产的泉水极为清甜,在华京地界也算是小有名气,马车下了官道,又顺着小路走了一阵,眼瞧着距离咏鸣村也是不远了,便在这个时候,马车忽然哐当地抖了一下,接着整个车身一歪,将车里的人颠了个七荤八素。

    “怎么回事!”车内立刻有武将掏出了随身的兵器,以为是碰上了刺客,结果等外边的侍卫撩开车帘来请命,众人才知道也不知是哪个缺德鬼在路边挖了个大坑,又用一堆草垛垫上,赶车的没注意,结果马车一边又大半个轮子都陷进了坑里,一时半会出不来了。

    “无妨。”了解到到底出了什么事后,皇帝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没有因此生气,也没有下旨处罚赶车的车夫,而是道“反正此地离咏鸣村也不远,天气这般好,走过去也无妨。”说完,他率先跳下了马车。

    皇帝都身先士卒了,别人自然没有不跟着的道理,于是除了留一小队侍卫将车拉出来外,其余之人都跟着皇帝浩浩荡荡朝咏鸣村走去,周围不时有零星的农户和旅人走过,见着他们这群人都露出奇怪的目光,还以为是哪个官家出巡,压根不知道自己看见的居然是这个国家的帝王。

    皇帝年轻时也曾身强体健过,不过近年来显然缺乏锻炼,咏鸣村瞧着不远,但这一路弯弯绕绕的乡间小路走起来,好像怎么都走不到一般,加上头顶日头又毒辣,皇帝用袖子扇了扇风,不禁觉得又累又饿,忽然有些后悔自己这个徒步前去的提议,就在这时,呼延元宸凑到他身边道:“皇上,前边似乎有个面瘫,不如去那歇息片刻如何?”

    皇帝定睛一瞧,前方不远处的树荫下果真有一处面摊,一间小木屋外搭了个小棚,支了三两张桌子。皇帝一时觉得庆幸,也顾不得这类山野小店干不干净,由身边一路跟着出来的太监总管急匆匆搀着,走上前在一方桌子旁坐下,太监总管立刻高声道:“主人家,赶紧给我家老人上点水!”

    “好嘞。”木屋里传来一声应答的声音,接着走出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妇,老妇端着水壶出来,见着围在她棚子里的一大群人,好像从未见过这等场面般,不禁愣了愣。

    “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来给客人添茶!”太监总管喝了一声,老妇才像反应过来一样,立刻陪着笑脸凑上前,给皇帝倒了一杯茶。

    太监总管先将茶碗端起来,悄然验过并无异状后,才交给皇帝,皇帝早已口干,也不管这类廉价的茶叶喝不喝得惯,仰首就将茶水灌了个一干二净。

    “店家这可有吃的,速速呈上来一些。”太监总管又道:“若是我家老爷吃得好,赏钱少不了你的!”

    “这位大老爷。”那老妇却陪着笑,“我们这山野小店,没什么好东西,倒是只有做凉面的手艺还过得去,老爷您要是吃得惯,我这就吩咐厨房给您做去。”

    “也好,便照着这的人一人来一碗吧。”皇帝也知道此处不是皇宫,没那么多讲究,一面吩咐老妇一面招呼周围陪着他的官员坐下,老妇大概是没料到会来这样大一笔生意,忙不迭地点头,没看言笑地去了。

    皇帝又喝了一碗茶,才缓过气来,开始打量这一方简陋的小摊,桌椅板凳看起来都很旧了,好在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倒不会让人反感,那边的小木屋看起来就是厨房,屋顶上的烟囱里向外排放着袅袅炊烟,至于木屋另一边,皇帝定睛一看,似乎有人在那里劈柴。

    劈柴的人从身段上来看是个少年,上身打着赤膊,脊背虽然瘦削却给人一种异样的力量感,□穿的麻布裤裤腿挽到了膝盖以上,露出一双结实的小腿,以及脚上一双已经破得不成样子的草鞋。

    少年柴火劈得极好,像是干惯了这样的活,一斧子下去,碗口粗的柴禾就能立刻变得四分五裂,他身上已经被汗湿透,衬着阳光亮晶晶的显得很有活力。

    皇帝正盯着那少年的背影出神,这边老妇已经动作麻利地端着一托盘的凉面上来了,面条装在粗瓷碗里,只在上边点缀了一些香菜,看上去十分其貌不扬,其他官员见到这样一碗面端到面前,大多只是笑笑,并没有动筷子,对于他们吃惯了珍馐美味的人来说,一时间吃这样的东西有些接受不了,但皇帝的反应却很奇怪,当老妇将面条放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只看了一眼,便愣住了。

    几个官员瞧着皇帝的反应,心里暗自猜测,怕是皇上没见过这般粗陋的食物吧,这老太婆也是,稍微有些眼里的人都能瞧出他们这群人来历不凡,居然还端得出这样的东西,若是皇上生气了,还不知要怎么治她的罪。

    可是,就在这样的猜测中,皇帝居然拿起筷子,第一个吃了起来。

    既然皇帝都动筷子了,他们这些臣子如果不吃,便是大不敬,没办法,纵使觉得面条粗陋,他们也不得已接二连三地抄起筷子,只是当第一口面条入口的时候,他们全都接二连三地愣住了。

    呼延元宸有些不可置信地端着手里的碗,宁渊昨日告诉他,他可以在咏鸣村可以吃到一份风味独特的美味时,他还有些不相信。乡村里的东西最多不过吃个新鲜,哪里有什么美味可言,不过眼下这碗面条看着平平无奇,吃进嘴里却完全是另外一种味道,绵滑柔软,入口即化,沁凉中还带着甜味。

    他用筷子在碗里搅了搅,发现这凉面的汤头清得可怕,好像完全就是清水一般,喝过一口之后,他更断定自己的想法了,除了上头那一点香菜之外,这完全就是一碗无油无盐无酱无醋的凉面,而他吃到的甜味,应当是泉水里的清甜味,他已经吃出来了,充当这碗凉面汤头的,就是咏鸣村特产的山泉水。

    就在他感叹这碗凉面的奇异的时候,那便皇帝已经用极快的速度将一整晚凉面头吞下了肚,连泉水汤头都喝得一点不剩,吃完后,他看了一眼一直在旁边候着的老妇,道:“这面……是你做的?”

    “客人你说笑了,老婆子我可没有这么好的手艺。”老妇腼腆地笑道:“是我家厨娘做的,她一双手巧得不得了,自从她在这里给我打下手之后,我这面摊的生意也好了不少呢。”

    皇帝咽了口唾沫,“你这里还有厨娘……?”

    老妇笑道:“是啊,一个可怜的姑娘,孤身一人,带着个半大的孩子,几年前流落到这里,没吃没喝差点死在路边上,我看不过去救了她,她便一直在我这里住下来了。”

    “孤身一人,还带着孩子?”皇帝呼吸似乎急促了些,“可否让我见见你那位厨娘?”顿了顿,皇帝好像又觉得自己这要求有些唐突,于是找了个借口,“这面做得很好吃,我准备打赏打赏她。”

    “好嘞,客人你等着,我去叫她出来。”老妇立刻进去了,片刻之后,领出来一个穿着粗布裹裙的妇人。

    瞧见那妇人的一刹那,皇帝眼睛立刻瞪圆了,果真是她没错!

    舒氏在看见皇帝的时候,心神也险些出现晃动,不过她却很能控制,只在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然后转身就要往屋里走。

    “淼淼!”皇帝一时情急,不禁唤出了舒氏的名字,“果真是你淼淼!”

    被皇帝这么一叫,舒氏的脚步再次顿住了,她僵在那里,好像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顿了半晌才回过身来,微微福身一礼,却依旧一言不发。而这时,皇帝又像想起了什么,不可置信地指着木屋后边道:“方才在那里劈柴的少年,难道是……”

    皇帝话音还未落,奴玄便已经抱着劈好的柴禾从屋子后边绕出来了,可当他看到正与舒氏大眼瞪小眼的皇帝时,仿佛十分惊讶般,不光张大了嘴,抱在怀里的柴禾也噼里啪啦全部落在地上。

    “当真是玄儿……”皇帝喃喃道:“不过几年的功夫,竟然就已经这般大了……”

    那边一家三口在深情互望,周围认得舒氏的官员们也看得目瞪口呆,唯有呼延元宸,慢条斯理地将一整晚面条吃完,才抹了抹嘴朝那边看上一眼,心道一声宁渊可当真会编排戏码。

    荒郊野岭,蓦然重逢这类桥段倒也罢了,偏偏宁渊还给舒氏编出了一段惨绝人寰的遭遇,而此时,当皇帝半恳求半强迫地拉着舒氏陪着自己坐下后,舒氏也半推半就,双眼蒙雾地开始背起了宁渊写给她的剧本。

    “我们原本应当是被发配去香河镇的,结果刚出京城便碰到了刺客追杀……就算我们勉强逃了,那些刺客也在后边穷追不舍,玄儿为了救我,还挨了刺客两刀……”

    “竟然有这等事!”皇帝听得震惊不已,“有刺客追杀你?玄儿还受伤了!?”

    舒氏没多说,只是招呼一直沉默站在一边的奴玄走上前,让皇帝看他背上的两道伤口。奴玄背上果真有两道类似剑伤的伤痕,不过因为时间久远,现下只留下了两道浅浅的印记,如果不仔细瞧看发现不了。

    那两道伤痕不过是从前还在江州的时候,奴玄缠着宁渊要练剑时意外落下的,现在也被信手拈来成了苦肉计的一部分。

    舒氏依旧在缓缓说着,“多亏这里的老板娘收留,我和阿玄才有了个安顿栖身的地方……今日能与皇上重逢已是我毕生之幸,我已别无所求,只想安稳地陪着阿玄,在这地方了此残生就好。”

    舒氏说得凄婉,皇帝听着更是心中一阵刺痛。后宫妃嫔诸多,唯有舒氏的贤惠和善解人意一直让他颇为心动,当初舒氏被扣上大不敬的罪名,和奴玄一起被太后发落出宫,皇帝虽然疑惑,虽然惋惜,但一来证据确凿,二来太后又已将事情盖棺定论,他为人子,又卧病在床,实在不好顶着不孝的名头为了一个妃嫔而忤逆太后,只能作罢。

    怎料舒氏离宫后,几年来他身边虽不缺美人相伴,更有鲁氏月嫔这样的尤物,但午夜梦回的时候吗,总是会不经意回忆起舒氏曾在宫中时对他的体贴关怀,以及思虑司空玄这个他最小的儿子现下如何了,本以为今生是不会再得相见,怎料会在这样一种阴差阳错的情境下碰到,更让他了解到,舒氏被贬黜出宫后竟然碰到了这样多的危险,吃了这样多的苦!

    作者有话要说:写这段的时候总有种甄嬛乱入的错觉……下章舒贵嫔回宫,宁渊的外援又会多一个了XD